前两天,和合作方洽谈工作事宜,没有谈拢,双方不欢而散。
事情是这样的:
我公司聘请了第三方公司协助我们做微信运营工作,主要是技术支撑和后台维护方面。按照之前的约定,会员系统后台是在上周三完工,交由我们验收。实际是周五早上,我才拿到链接,查看会员系统前台后台配置。
当我们团队验收完,开会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并反馈到第三方,要求根据我们最新的意见在本周末加班完善,等到周一交由我们二次验收,对方答应。
本周一,我上班后第一时间联系对方业务负责人,结果一个小时都联系不上。最后回电话给我,理由是开会。
OK,周一会多,我也就不追究为什么不按照之前说好的在第一时间反馈我结果了。当我开口问系统完善情况时,他说,这周要忙别的事情,后半周的时间再完善吧。
一听这话,我就炸毛了,这是一个业务管理人员应该说的话么。
双方的不愉快谈话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他坚持抽时间会做这件事,而我对上司承诺在先。加之,他们在这次会员系统上线工作上的表现拆强人意,我心里积攒了太多不满,后面的谈话自然不愉快了,可以说是愤然挂电话。
没想到的是,对方更奇葩,不到半天的时间,我俩对接的工作,他开始通过另一名同事来对接。当我知道的时候,十分诧异:
第一,作为合作方,沟通不畅,就可以随便换对接人么?作为负责人我还等着向上司汇报结果呢;
第二,他这是恶人先出招,向我表示不满吗?试问面对那样的情况,谁能不生气?
第三,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沟通过程,那种情况下,我除了不满,还能做什么?
第四,那么,面对不靠普却不得不合作的第三方工作表现让你不满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
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我对“不满”这个情绪的全方位思考:
不满情绪是怎么产生的?——你的诉求和对方的回应没有对接上
出现不满情绪时有什么表现?——生气,声音变高,语气不善,出言指责,头脑不清醒
那么,谈话谈崩了,你不满的是谁?
第一不满:交流的对象
第二不满:以对方为代表的团队
第三不满:双方合作事情的正确性
第四不满:自己(包括自己的态度、语言、心理)
经过一番思考,我得出如下结论:
1、作为修为不够的凡夫俗子,有了不满,就需要发泄;
2、发泄不满的方式有很多种,切忌谈话的当下表达不满,那一刻,需要深呼吸三次,默念冷静,就事论事,尽早结束谈话;谈话结束后,找个无人的角落,或吐槽或打沙袋可劲儿发泄;
3、发泄后,改进做的不好的地方,保持做的好的地方;
4、调整心态,有了方案后再次启动沟通;
5、确定问题不在自身后,如果同样问题在对方身上出现三次以上,要么要求对方换人,要么自己换下去让同事上场。
一场谈话引发的不满,一次不满引发的反思,给了我深刻认识自己的机会,想想还是很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