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冯健从老家回到靖东,韩馨并未多做停留,当天便坐了班车上昆明与一直在外婆家等她的韩融汇合,在外婆家停留了一天,便和妹妹一起坐车回了元溪。
这个春节,冯健照例没有休息,照例是一个人在靖东过的。
大年初五这一天傍晚,冯健刚下班,电话便响了起来,掏出手机一看,是一个陌生号码,但他还是接了。
接完电话,冯健打了一辆出租车匆匆赶往客运站,原来刚刚打电话的是他的爸爸,冯健爸爸没打招呼便自己坐着班车来了靖东,到站后才找公用电话给儿子来了电话。
冯健接了自己爸爸,然后在车站附近的小店里吃了晚饭,才回了出租屋。
“爸,您突然到靖东,是家里有什么事吗?”进了屋,冯健有些疑惑的问。
冯健爸爸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而是在屋里四处转着,好像在找东西。
“爸,您找什么?”冯健又问。
“烟筒。”
冯健小时偷偷吸过烟,但到靖东上高中后,因初恋芳芳不喜欢烟味,他早已戒了,之后一直没有吸过烟,屋里自然没有烟筒,他只得实话实说:“没有。”
冯健爸爸立马不满:“你说你个农村出来的人,屋里怎么能没有烟筒呢?真是的!”
冯健没有理会爸爸的抱怨,而是再次问道:“爸,家里有事吗?”
冯爸爸从外衣兜里掏出一包廉价的烟,抽出一支含在口里,又掏出一盒火柴,划了一根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才缓缓道:“石头(冯健小名),你今年26,虚岁都27了吧?”没等冯健回答,又继续道,“我有你的年纪时,都生了你和双柱了,你也老大不小,该成个家了。”
冯健看了看爸爸,老人家又继续说道:“你处这个对象,我和你妈都觉着不错,城里姑娘,又是大学生,模样也好看。”
听得爸爸夸小馨,冯健很开心,“嗯”了一声,表示应和。
冯爸爸接着道:“你俩结婚,我们不反对,只是有一条——得把我和你妈住的房子修一修。”
冯健爸妈现在住的房子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冯健的小叔娶媳妇时建的。云上村挨近山顶,缺水,难种出庄稼,因此很穷,再加上冯健爷爷患了癌症,冯健爸爸为了给老爷子治病,四处举债,最后老爷子还是去世了,为了安葬老爷子,冯健爸爸又借了一笔钱,这无疑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变得更加贫穷,冯健小叔到了30岁还没娶上媳妇,冯健爸爸这个做大哥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索性一咬牙,一横心,再借了一笔钱给兄弟盖了房,顺便将自己住的土基房推了,重建了砖房。
这些年,冯家一直在借钱、还债、再借钱、再还债的路上,就连冯健的退伍费刚到手,也被冯健爸妈全部拿了去了。
“爸,那老房子先不修,行吗?”冯健试探地问。
“不行!”冯爸爸斩钉截铁地答。
“以后,就算小馨和我结婚了,也不会回云上村生活,我打算在靖东买房。”冯健试图向爸爸解释。
“什么?什么?”冯爸爸一听不乐意了,“出去了几天,穿过一下国家发给你的军装,就忘记你是一个农村人了?还想在靖东买房,是那个小姑娘的主意吗?”
“不是,小馨没有提过。”冯健答。
“不是最好,如果是她要求的,那你俩必须断了!你看看村里,哪家娶媳妇不修房盖房的?就算你不为我和你妈考虑,也为你弟弟考虑考虑,你弟弟初中毕业,没文化,没技术,只会在家种地,可不像你,能找到城里媳妇!”
冯健再也想不出反驳的话,只得问爸爸:“需要多少钱?”
冯爸爸掰着指头算开了:“修外墙、猪圈和厕所大概一万五,房子加盖一层大概两万,再加上简单装修、买家具大概三万,这样吧,你拿八万给我。”
冯健吃惊的说:“爸,我没那么多钱。”
冯爸爸问:“那你有多少?”
冯健答:“最多有两万。”
冯爸爸又问:“你的钱呢?”
冯健答:“先前,退伍费加我自己存的钱一共五万左右,已全部给家里了。现在我每月工资不过两千,我存了两万,如果需要,您就拿去吧。”
“能让小馨回她娘家借点吗?”冯爸爸深深地吸了一口烟问。
“不合适。”冯健拒绝。
“哎!”冯爸爸叹了口气,“那你明天取两万块钱给我,剩下的我豁出老脸去借!”
这一夜,父子俩无话,第二天,冯健带爸爸去取了他的积蓄,之后准备送爸爸坐班车回去,冯爸爸却说:“给我买部手机吧,你们在城里生活挺好,家里连电话都没有,要同你们联系,还要等村委会上班才有座机用,太麻烦。”
冯健闻言,又给爸爸买了一部手机,冯爸爸揣着钱和手机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而冯健摸着兜里所剩不多的人民币摇头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