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先生在《爱弥儿》中写道: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以及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
我是非常认同卢梭先生的这个观点的,虽然教育存在问题,但如果不接受教育,我们身上的那些顽劣,偏见是无法给我们带来好处的,甚至会扼杀我们的天性。只有接受教育,我们才能掌握在善与恶之间掌握一个度的标准。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个不断赋能的过程。
提到赋能,我认为,当前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目前面对的教育问题,就是教育日益退缩到学校领域而逐渐脱离人的生活,而人们在生活中的教育现象越来越陷入不自觉的无序状态。
就我个人而言,十二年有序的学校教育,不仅没教给我生活真正该掌握的技能,反而使我越来越不会与自己相处。刚上小学时,我们积极参加大合唱、舞蹈表演、演讲比赛…教育原本应指导我们全面发展,但在后面初中和高中的学习中,我们只把考试成绩作为最重要的事,甚至是唯一重要的。可怕的是有时候我们竟会因为花了些功夫用在兴趣培养和参加课外比赛上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甚至有一丝罪恶感。但我们的教育真该如此吗?为什么要把绝大部分时间放在书本中?而绝大部分又应是多少?难道真的越多越好吗?我认为不是,简单地拿大学生的现状来说。
绝大多数大一新生感到迷茫,课程和作业少了,每天要求你必须坐在一个位子上听课的时间也少了,很多同学就变得无所适从。这里有一部分同学习惯了理科的脱发难题或文科的死记硬背,到了这个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是不容易适应的,甚至有同学会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他们不再能积极迎接挑战,不再确定自己的价值,不再相信求学问道的重要性。
我希望教育是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多更好地为人们赋能,至少让他觉得自己是融入世界的,是能够与自己和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