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读三国以前,我认识曹操是从<<短歌行>>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他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十分大气,里面所阐述的人生道理也十分透彻,能够给人指引。比如说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的文学造诣自然是极高的,他礼贤下士,门下有众多士人。对于有本领有文学造谣的人他是十分尊敬的,而且他也有谋略后来他的儿子就是在在他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国家魏国,可以说没有他前期的积累就没有后面的国家——魏国的辉煌。
曹操入京为官,当时天下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董卓进京之后,祸乱朝纲,人神共愤。董卓为了拉拢天下士人之心,就大封士人子弟官职,比如封袁绍为渤海太守,封袁术为后将军,封曹操为骁骑校尉。董卓想让这些原来的世家子弟给他撑门面,而他自己是杀天子以令诸侯,在朝中也是独掌政权,但是这些人都不买他的账,背后有很多人都意图谋杀董卓。曹操不愿意与董卓同流合污,意图谋杀董卓,失败后逃出京城。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先是“逃出城外,飞奔谯郡,路经中牟县”,不小心被县令陈宫所获。后来和陈工谈起天下之事,陈宫被他的谋略所折服,成功想成为以后曹操的谋士所以和他一起放弃县令的职位,直奔故乡而来。到成皋后这个地方后,天色已经晚了。后来曹操想到了密林深入有一个他父亲的结义旧友,饥肠辘辘又累又饿的他们选择投奔。
话说吕伯奢见到故人之子阿瞒,非常高兴,就让家人准备杀鸡宰猪,让全家人准备丰盛晚餐款待曹操。吕伯奢叫曹操在家等着,匆匆上驴往西村去买酒。生性多疑的曹操,这时听到屋后传来磨刀的声音,就躲在旁边偷听。
屋后磨刀的人此时正在商量:“我们把它绑了再杀,好吗?”曹操以为他们要把他杀了,大怒:“如果我不先下手,就要被他们杀了。”于是拔剑杀进去,不论男女,一通乱杀,把吕伯奢一家八口全部杀光。最后搜到厨房,才发现绑着一头待宰的猪。此时,曹操才知道杀错人了。
杀人后,曹操后悔已经来不及,自然选择逃跑,路上正好碰到吕伯奢买酒菜回来,就找个借口把吕伯奢也杀了。陈宫埋怨他胡乱杀人,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杀吕伯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想自己这件事情被传流传出去,有负自己英雄的盛名。这就有了后来的曹操奸诈之说,陈宫虽然有能力,但认为曹操这样的人不足以让自己卖命,所以其后面两人志不同道不合,于是弃他而去后面投奔了吕布,为吕布出谋划策。
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多厉害出色的人可是有文学作品流传于世的也就那么几个人,曹操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曹操并不单单是一个文人,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在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到他除了有自己的将军,还是一个有谋略的人,每次打仗之前他不单单听自己底下的人献计,自己也还会去思考怎么样才能打胜仗。他还懂得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每次如果有本事的人引荐的人他都非常重视,总是赏赐各种贵重的东西给他们。
一代枭雄曹操,青梅煮酒,谈笑风声,在乱世中成为英雄,是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