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少有人走的路》
愤怒,恐惧,拖延,哀伤,烦躁,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情绪问题,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精神内核:逃避痛苦。
承认现实,解决问题的人,不会有任何心理问题。而逃避痛苦的人,否认现实,不愿承担责任,用自由来伪装懒散,用梦想来逃避现实,用说走就走的青春来远离日常的生活责任,所以这类人经常迷失在情绪的监牢里,重则染上各类精神疾病。
情绪问题大多都是逃避痛苦的外延,而在具体上又有拖延和欺骗两种方式应用最广。
拖延正是这个时代,人们逃避痛苦的具体产物。有拖延习惯的人,因为不敢面对问题所带来的痛苦,一直期待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解决,或是通过苦思冥想就能迎刃而解,于是一直处在想得却不可得的困惑中。
而撒谎者则会因想要逃避痛苦而极力的骗人骗己。水平较低的撒谎者还知道自己在骗人,所以会努力的欺骗别人用来掩盖事实;而水平较高的撒谎者则会极力的否认现实,拒绝承认痛苦,终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里。
所以无论是拖延者还是撒谎者,都是喜欢用逃避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痛苦,但实际上却又在逃避的过程中衍生出更多的痛苦,一直生活在内心的煎熬中。
在现实之中,越是愿意解决困难的人越快乐,越是逃避困难的人越痛苦。
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大体上是固定的。因为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习惯的事情,而习惯的事情大部分是相同的,所以在不进行创新性活动的时候,人的痛苦大致上是固定的,解决一个痛苦就会减少一分。
例如,你不爱刷碗,你会觉得刷碗是痛苦的,但如果你不解决,你将终生会被不刷碗的痛苦所折磨。除非你选择认认真真的开始刷碗,学会享受痛苦,不会觉得刷碗是痛苦的事情,乃至爱上刷碗,才能让这个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减少一分。
任何事物总是一体两面,要想得到光明就必须接受黑暗。想要有所作为就要忍受痛苦,想要自由就要学会自律。
因此想要得到更好的之前,首先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全然的接受过程中的各种痛苦,而不要自欺欺人,否认痛苦,假装看不见。生活必须永远面对真实,只有彻底认输,感受痛苦,接纳痛苦,才有可能解决痛苦。
其次,最重要的还是马上去做。既想解决问题,又想逃避问题,只能陷入不断焦虑中,无法自拔。
先直面问题,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心灵就像是电脑的内存,只有把垃圾扫净,才有可能运载更多的程序,让生活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