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做好了,丽丽妈妈招呼大家吃晚饭,丽丽一下就坐到了饭桌旁,拿起碗筷准备开饭。
就在这时,丽丽妈妈冲丽丽吼道: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吃东西前要洗手,快去洗手!丽丽撇撇嘴。
妈妈又说:快去,不洗干净别回来吃饭!丽丽只能不情愿地去洗了手,再坐回到桌子旁。
这么一闹,不光丽丽吃饭的心情大打折扣,就连家里原本轻轻松松的就餐环境,也被压抑和委屈取代了。
上面的案例相信家长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不知你是否也在迷茫:孩子怎么说都不听,好多事情这边都说破了嘴皮,孩子那里却依然我行我素。
像:我跟你说过多少次…… ……这类的话语可能被我们说过无数遍,然而这些话在孩子眼里,只意味着“父母生气了”。当我们对孩子说:“我说了多少次了”的时侯,也意味着我们每一次的“告知”都没能达到效果。
这也证明了:很多时侯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你管教孩子的方法不得当,在孩子面前,家长更应该用行动去教育,而不是用语言。
比如上面丽丽吃饭不洗手的问题,妈妈可以说:如果你不洗手,我选择不和你一起吃饭,然后拿开碗筷;第二次,当丽丽又不洗手时,妈妈都不需要说话,直接拿走碗筷就可以了。
有的家长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惩罚,而孩子则不这样认为,其实行为,才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