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作曲家
一、黄自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
2、代表作品
(1)艺术歌曲
《花非花》(白居易词),《点绛唇·赋登楼》(王灼词),《南乡子·望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词),《玫瑰三愿》,《春思曲》,《思乡》(韦瀚章词)等。
(2)合唱作品
《抗敌歌》原名《抗日歌》,董自作词作曲,是我国首部抗敌合唱作品。《旗正飘飘》(韦瀚章词)。这两均为“九一八”后最先出现的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合唱歌曲。
(3)清唱剧《长恨歌》,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这类体裁的作品,全曲共十章。
无伴奏男声四部合唱《目莲救母》。
儿童歌曲《西风的话》、《踏雪寻梅》等。
管弦乐序曲《怀旧》。
(4)在国立音专任教期间,几乎担任全部理论作曲专业课程。先后出任《音乐杂志》,《新夜报·音乐周刊》等主编。
发表论文《勃拉姆斯》,专著《单对位法概念》等。
3、意义及影响
是近代有重大影响的作曲家,教育家,理论家。在歌曲创作教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如陈田鹤,刘雪庵,江定仙,贺绿汀等优秀的音乐人才。
二、青主
音乐理论家,音乐学家,音乐批评家,作曲家等。
发表论文60余篇,如《论印象派音乐》、《论中国音乐》、《作曲和填曲》等。
创作歌曲《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歌集《清歌集》、《意境》等。
出版美学专著《乐话》和《音乐通论》,是我国近代集中探讨音乐美学问题的第一批代表性著作。
三、王光祈
音乐学家。是我国近现代以音乐学研究作为主要目标的第一人,也是较早系统的用外文向世界介绍中国音乐的学者。代表作有《论中国音乐》、《论中国记谱法》、《音乐在中国的意义》等。
其采用“比较音乐学”的方法研究东西方音乐。如《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
关于中国音乐的研究有《中国音乐史》、《论中国古典歌剧》等。
创造性提出了世界三大乐系: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
提出“以实物为重,典籍次之,推类又次之。”对后人用科学的方法整理研究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起到巨大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