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即将去读博,这是他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我们马上出国,他亦将到往远方,可能往后难再见一面。一向不苟言笑的他突然很温和,说给我们讲讲他的大学。
一个学政治的本科生在研究生阶段学了小语种并成为一个十八流大学的小语种教师最后考了中山大学的世界史博士。
他说这就是他的求学生涯,他从未觉得有什么了不起,至少比起他熟练掌握6门语言的硕导来说,他只是老师门下一个不起眼的学生而已。所以你得知道,可怕的不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如狼似虎的敌人,而是你身边的人,老师,学生亦然,远比你优秀却一直在谦逊地努力。
我的中国文化史老师,几乎没有对我们发过脾气。微胖,戴着厚厚的眼镜,普通得跟任何中年妇女没有区别。然而十年前,27岁的她已经读完了人大的中国文化史博士。
一天在筛稿的时候,看见了对学院一位老师的采访。一个高中物理老师跳槽变成杂志编辑最后改行来当了一名泰语老师。
也没有什么天赋异禀,那些看起来拥有神奇经历的人们,不过是因为不甘于平庸而小小地挣扎了一下而已。当我们高抬着头仰望他们的时候,他们甚至会惊奇:这有什么?我本来就会这个啊。你觉得一项非凡的技能,在他们眼里可能也是理所当然应该会的。
作为一个学语言的人,时常听说很多不同的传奇。某学姐因为出色的专业成绩被直招进外交部,某学长大四就可以接时薪数千的同传,同他们相差太远的距离,然而作为同一个老师门下的学生,面对传奇也只剩羞愧了。
写下这些,是想让自己时常清醒,优秀的人实在太多太多,我不怕自己在一群优秀的人中间沉寂,我害怕自己连加入这一群人的资格都没有。
希望数年以后再回首看这一段时间的自己,没有遗憾也没有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