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道光二十年(1840年)到北京做官,授翰林院庶吉士,属实习性质,没有品级标准,也没有实习工资,只有经过翰林院的“散馆考试”,授予正式官职,才算开始为官。
翰林院是培养人才的一个较为的悠闲的地方,偶尔给皇帝讲讲经书,写写重要典礼上的册封文书,参与官修丛书的编辑校订等,做为一个类似研究机构的衙门,每隔几年就要翰林大考,所以翰林生涯,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准备大考,考试成绩直接决定命运,考得不好可能降级,罚俸,甚至罢官。
曾国藩刚到北京的时候,自我管理比较差,自由散漫,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多,后来立志学做圣人之后,在日记当中,给自己立下了十三条做人的规矩和准备翰林大考的学习标准。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俱,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锁。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五、读史、廿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写日记、须端谐,凡日问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己出,终身不间断。
七、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八、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金寡,气之盛否。
九、谨言、刻刻留心。
十、养气、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气藏丹田。
十一、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饮食。
十二、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十三、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以上十三条规矩,是曾国藩做好自我管理的关键,特别是第六条写日记,其实是等于每天日复盘,他的日记会每天反省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甚至拿去给朋友看,让朋友一起监督自己的行为。
这些规矩,陪伴了曾国藩的一生。厉害的人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们自律,对自己要求够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