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慕
考完了中国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外国的文学作品选,我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做阅读理解题了。
其实我真心觉得阅读理解是一个特别瞎的题目。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不明白这种题目考的到底是什么,考的是自己的理解还是出卷老师的理解,又或者是书本主编的理解?
我能有自己的理解吗?答案是能,理解的很好,可惜没有分,因为标准答案都印在了书上,我估摸着为了方便起见,试卷的答案也是教科书上的内容。如果是这样,那么考试的意义在哪里?考我们的记忆力怎么样吗?
不是说好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可真的当我考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按照自己的见解写满卷子,批卷老师会不会给我分?
还有一个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就是这些编者所写的阅读后的理解,你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理解的?如果说艺术手法吧,这个不能否认,是可以精准分析的。主题思想吧,综合上下文也是可以看出个大致,可是蕴含了什么道理,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怀,作者的心情等等一系列问题,你们都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个不是只有作者本人才知道吗?你们怎么得出这个结果的?推测吗?
我记得之前听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说是拿了一张试卷的阅读理解给写那篇文章的作者去写,结果阅读理解后的题目作者做的都是错的。那些个所谓的标准答案答的是出卷老师的答案,竟然与作者无关。这就显得有些可笑了。
也许你会问我,不考试怎么知道你学的怎么样,理解了多少呢?
是,的确是这样,对于文科而言,不考试如何检验?你问我,我也没有更好的回答。但是我觉得,写作就是一个十分开放且又展示自我的题目。
总之,还是希望我们能不断探索,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既能检验我们肚子里的墨水,又可以不用做如此冗长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