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下一篇文章,里面谈及的是做餐饮需要考虑的先后次序,基于自己在餐饮行业方面是小白,就更要先去了解科学的入门方法,避免走弯路。http://m.sohu.com/a/233698789_824243
其实说是小白,另一方面我们也是专家,人都是依靠饮食生存发展的,所以每个人对“吃”的本身都有着发言权。“吃”、“口味”是自己视觉味觉嗅觉等感观的综合评价,很主观,但所有人的主观相加,那便是统计学了,看看大家都对这次的采风有着什么样的看法,以下是我个人感受:
到达梅州的第一顿客家菜:
Day1晚餐
老师学生的店,做的是传统客家菜,本味、本真、简朴尽在其中。真正意义上的“传统”。
客家红焖肉,大块大块肉,虽然猪肉底不错,但是看着已经饱了...猪肠本身是我所爱,可酸菜不酸,味道平平,远没有辣椒酸菜煮猪大肠的香味;咸鸡,虽然不干,味道可以,肉底却觉得“霉”;莲藕汤,有点偏咸,莲藕不粉,只是香味还可以。总的来说,口味没有特色,不过不失,体验完全没有,入不了法眼,这里的厨师应该不能符合我们的要求。
Day2午餐——雁南飞
广州雁南飞在梅州的总店。主要食材一早一晚两趟从梅州专车运往广州,咸鸡是成品。
单枞瘦肉汤赞,如同喝茶先苦后甘,而且将膳与茶融合,个人认为是创新的方向之一。咸鸡比广州的口感稍好,也许经过长途运输口感还是会下降的。吃到一半,发现里面的鸡肉没有加热完全,证明标准化管理还没到位,不过基于众山环绕香气萦绕的环境,还有部长有礼貌的接待与介绍,我选择原谅它的疏忽,这就是“体验”带来的好处; 艾草汤,猪头丸子,重油,及其重油,传统手法的可圈可点之处;
整体来说,环境很好,口味只能说尚可,个人认为口味上比不上财哥上次介绍的客家菜餐厅。要我选,首先体验(装修、装饰、服务、大环境)感高的,次选口味,当然最好兼而有之;
Day2 晚餐 ,金苑酒家
去的是第二家店,金苑在梅州知名度数一数二,特别是宴席,都选择那里。第二家店是二代掌门人一手搭建革新,非常有冲劲和想法的年轻人,夫妻俩对客家文化都很有深刻见解。黄总对企业文化和管理也是十分有研究。
梅花的元素植入
客家传统文化在菜品中的植入
客家建筑文化在装修中的植入
企业文化的植入
汤品,高度评价,喝完完全没有口干舌燥的感觉,没有味精添加
客家娘酒,热饮,一致好评。
还有其它菜式小伙伴们已经拍摄有待记录。总的来说,金苑不愧为梅州地区有代表性的食肆,口味虽然不觉得有多出色和难忘,但是能充分感觉到经营者在每个细节所花费的心思与努力,如果一家餐厅它的思想上能实现与我的“共情”,我是会再次光顾并推荐的,金苑做到了这一点。与老师和黄总沟通的内容另见总结。
Day3午餐———大埔农家乐
农家乐当然也是与传统几乎是划等号的了,但也寻觅到一些特色:
可爱的竹筒饭
八大碗,这里上菜要双数
老板把药材捞起,无法抄袭这锅大补的汤了
190元四人套餐,吃不完。八大碗加招牌药根鸡汤,十多种药根熬制,补肾功效,汤好喝鸡肉也好吃,而且非常见效(怡姐的红粉菲菲),所以客家的养生理念,是非常有效的,这里的人一般很少小病跑医院,基本上是药根解决了问题。苦笋,也是山区特色,不湿不毒,还清热,笋可以冷藏,食材存储不成问题;其它味道,就还是那种本味的感觉,平淡无奇;
Day3晚餐 快餐外卖,不予记录
最后来一张,各种天然着色的粄
好的口味,是让你回想起都要流口水的感觉,这里还没发现,但正因为这样,反倒让我觉得厨师创新、体验创新的空间会很大,期待伙伴们的很多想法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