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李德仁院士和薛其坤院士颁发奖章、证书。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港珠澳大桥到“复兴号”高铁,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付出与努力。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应以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学习先辈们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以高昂的斗志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勇毅前行。
厚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夯实服务祖国“压舱石”。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李德仁院士坚持“科学要为祖国服务,学到本事就要给国家作贡献”,谢绝国外科研院所的邀请,毅然选择回到祖国,一生只为“祖国需要”;薛其坤院士在国外深深感受到祖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便暗下“要为国家的强大做点贡献”的决心,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一生最高追求。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科技工作者从事研究工作,有出于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更多来自使命驱动。党员干部要将爱国精神根植于心、力践于行,自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主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矢志不渝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涵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点燃砥砺奋斗“助推器”。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在李德仁院士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其团队实现了我国遥感卫星系统的自主可控,为我国从遥感大国迈向遥感强国作出突出贡献;薛其坤院士被称为“7-11”院士,保持每天早上7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才离开的习惯,这种对科研事业的忘我付出,最终攻克量子世界难题。作为党员干部,要向他们学习无私奉献精神,永葆“终身为党服务,无私为民奉献”的干事本色,争做为祖国发展建设披荆斩棘的“开路者”,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立足岗位职责,不怕苦、敢吃苦、能吃苦,时刻将人民群众利益在内心“置顶”,以“甘坐冷板凳”的定力、“十年磨一剑”的毅力,久久为功、笃实前行,破解时代难题,回应人民关切,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勇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创新重任,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源”。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复兴号”高铁设计团队平均年龄37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嫦娥团队平均年龄33岁......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任务中“扛大旗”“挑大梁”“担重任”。在新征程上,青年干部要坚持“四个面向”,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方法,破解新难题,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听取不同意见与观点。以“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态度探索“无人区”,以“奋发有为、时不我待”的拼搏精神啃下“硬骨头”,打破传统思维,努力成为岗位中的“执牛耳者”,不断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