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你好!和你说说心里话。
做了个决定,以后不会将文字推送到群里,不将更文次数限定为日更,不再把文章作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来完成。人会变,人的想法也在变,行为方式也应做出相应调整。毕竟这是公众平台,作者的风格出现一些变化,有必要向关心关注我的读者作出说明。
离开部队,回归家庭,同时失去了与人交流的平台。每天除了家人,更多时间是一个人的世界。我学会了自己和自己说话,自己和内心的自己聊天。与外界交流最多的是朋友圈,公众号。我将自己的整个世界与撰写的那些文字划上等号,几乎成了生活的全部。时间越久,这件事陷的越深。平台上,有人与我互动,我们达成了心灵上的沟通,甚至是默契。反馈人数越多,内心的感觉也越好。有时候,我认为维护好这个公众号就是生活全部的价值,这里有心灵的安慰和寄托。
其实,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些事,与家庭有关。最大的问题是家人觉得我对她们越来越不关心,什么时候看到我都是在看书、看手机、敲键盘。老婆说,你太专注自己的事,忽略了她们的感受。我开始调整自己的节奏,晚上只陪伴家人,放下专注的文字。但我发现,专注会让一个人痴迷,你的精神会不自觉的跟着它走,又会回到从前的老路。我一次次被老婆诫勉谈话。男人受不了这样的待遇,况且感到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一切完全能够说的通。
我深深的以为,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从长远看,也是为这个家,为家人的幸福。我想通过将来个人价值的突破,给她们更好的未来,更好的生活。但是,当下已经出了问题,她们并不认可我的想法和做法。此时,内心会发出巨大的声音,“我有什么错,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大不了不过了,有什么了不起,就和书本过一辈子!”理智是不会让我喊出来的,我知道一定是自己出了问题。
放在以前,有这样的想法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它们不但冒出来,还想发声亮剑。在我心里有比家人更重的东西出现了,就是我专注的这些文字,是它们陪我度过那些漫长的时间。我在这些文字中找到了精神寄托,甚至不惜忽略家人的感受。如果真的什么都不要了,只要自己的精神世界,真的会幸福吗?真的是我要的吗?聚少离多的日子,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回归家庭,却可以舍弃所有,什么都不要去追求精神的富足。我意识到精神世界的强大,也意识到精神的力量足以吞没一个人和他曾经的拥有。
晚上,女儿给我写了一张小纸条。“爸,多问,多想,多做,多听。早一步,总比晚一步好。手头的事忙不完,但家人的时间并不多。字是活的,只要你按下键盘就会出现。可爱不表达,永远也不知道!”女儿14岁,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认识到这一层。当我期待明天会更好的时候,她却告诉我,珍惜现在,现在就表达。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做的时候,忘的一干二净,甚至认为自己做的没错,也是为这个家。
必须审视自己,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问题。家人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如果与家人的感受出现分歧,让步的必须是后者。我要在写这件事上做出让步,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
减少写的工作量,不再沉浸于写的状态。放下日更的自我要求,放下反复修改的完美状态,只写最直接最强烈的感受,不再刻意追求读者点赞,反馈。写作永远是第二位,即使写,做到更纯粹。不哗众取宠,不追求完美,只写自己能力、视野所及的范围,找准方向,解决现实中的真问题。
这个世界最容易收到的是道理,最难应对的是现实。理论与现实容易脱节,即使我明白再多的道理,遇到现实问题也会不冷静,也会失去理智。我只能看到眼力所及的地方,我只能想到当下见到的现实,所以不会再夸大,拔高自己的文字,知道多少写多少,知道什么说什么。
我只是一个可以和你说真心话的朋友,我只知道这些,别的什么也给不了你。我要先关照好自己的生活,关照好真实的自己,最后,才是你,我亲爱的朋友。原谅我,把你放在最后一位。我原本就没有那么高远的情怀,只想照顾好自己的小家,照顾好自己的小我,爱家人,之后做自己。
所以,不要真的在意我说了什么,因为我在变,我所说的可能自相矛盾,而且还是错的。做你自己认为对的事就好,不要在意我的出现或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