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己一直很喜欢。这并不是一句废话,而是我近期偶然搜到好报并加入大家的一个直接诱因,相信大家也是如此。
半年前,自己开通了公众号。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后来便萌生了想做自己专属公众号的想法。也是由于虚荣心驱使,觉得如果能有成千上万的人看我的文章的话,那该是多美好的体验!
随后,我便荒废了半年,一直没有登陆过。
最近又想起运营公众号的事,是因为八月底我做了手术,难得地得到了十几天的在家休养的时间。平时单位工作比较忙,一个月几乎都没有休息,加之作息习惯也不太好,自然也就没心思想其他事情。这次在家休养,就希望做些平时没有机会做,自己又感兴趣的事情。于是就开始不停地找如何运营公众号的各种文章,乐此不疲。之后就发现了简书,进去之后发现里面是另一番天地——那就是不论所谓的大神还是普通网友,大家几乎都有着对学习和写作的那种本能的渴求。
了解的第一位大神是彭小六(虽然这两天他被网友们质疑——我觉得质疑的也有道理),但人无完人,而我也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这就足够了。他告诉大家不论多忙都要坚持写作,这一点就对我非常重要。我告诉自己要借这断养病的时间坚持写东西,坚持把之前买过的,处于积灰状态的书都读完。
目前看来,能不能全部读完还不明朗化,至少我每天都在坚持阅读了。坚持的力量是看得见的,当你开始摆脱了之前的懒散、纠结、犹豫后,迎接你的必然是更大的快乐:那是跟平时被动的接受工作、被动的接受眼前发生的一切,下班回家给自己找借口说需要休息的懒散作风完全不同的一种状态,用"渴望"这个词可能更准确形容吧。
话转一边。我从小就喜欢写东西。初一时写过两三页信纸的小说,傻不拉几的给身边好友传看过;初二转学到南方,莫名成了班里的语文学科带头人,老师很喜欢我,我也动力十足,于是就有了各种参加作文比赛的机会。自己喜欢足球,就会写相关话题的文章,还凭借一篇以02年世界杯中国队主力前锋杨晨的一些事例为主题的作文,获得了代表班级参加全市作文比赛的机会。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仿佛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做把专业与爱好相结合并完美展现的美好。虽然后来没有获奖,但这颗热爱写作的种子,自此在我心底生根发芽,并暗自努力,期望自己未来有一天能结出丰硕果实。
这种强烈的愿望和自信一直伴随着我到了高二分文理科班之后。在此之前,我一度渴望考上北大中文系,或学新闻相关专业。现在看来实在是有些自不量力,不过谁还没个年少轻狂的时候呢。但当我意识到自己严重的偏科无法支撑我的文学理想时(初中时还有英语跟语文两门学科支撑我的总分,进入高中后就只剩语文一条腿走路了),我对文学的兴趣逐渐冷淡了,看书也少了很多。由于自己从小还非常喜欢音乐,同时分数线门槛也比较低,所以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考取音乐学院这条路。
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并不是因为我文化课差得一塌糊涂才选择考艺术院校(相信直至今日仍有很多家长朋友会认为考艺术院校是因为文化课不行才另辟蹊径的)。我当时其实是有些自命不凡:既然最高学府我考不上,那我就不走这条路还不行吗,压根就没想过退而求其次的事儿,主要自己数学也比较差。再一个,音乐(唱歌)是从小到大的兴趣爱好,所以选择它作为大学专业对我来说也并无不妥。最后我高考也考过了二本分数线,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吧。
到了大学后,说真的,学习氛围基本上感受不到,我就更加放松对自己在文学方面的进一步培养了。一直到上了研究生,因为课程相对学术性的原因,才逐渐又拾回那似乎早已被尘封心底的文学理想,开始慢慢看起了书,用心写每一篇论文。
在此时间,对我来说最骄傲的一件事,莫过于毕业季去参加某大学的声乐教师考试,在进入专业面试之前,要参加全校给各专业应聘者共同组织的一场笔试,最后一题是类似申论的题目。我只有两天准备时间,而我只是花了一晚上去查了相关内容和写作格式,第二天就去参加考试了,甚至灵感迸发,以该校校训为题写了整篇文章。最后我居然通过了笔试,实在是够让自己满足好一阵子了。虽然最后因为自己专业水准不够过关,最后一关的面试没过,但这番准备的经历也是让我受益匪浅。
现在我做着与自己大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虽然生活压力大,但也暂且衣食无忧;但内心这颗躁动的心,或者说从未离开过的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心,仍然坚守在那里——它并不因你忙于生计而弃你而去,只是静静地守在那里,等你时不时地想起它,观望它,它便足够心满意足,并回馈给比你自己所期待的更多的惊喜。
这就是我在不完全了解好报情况下,毅然决定加入的原因,也是我为什么要坚持写作的原因。永不放弃,随心随性,用最纯粹的心去呵护那份儿时理想,用勤奋去耕耘那片因懒惰而荒废的心田。希望有共同理想的我们,一起加油,只为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