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象中,《傲慢与偏见》一直是作为“名著”存在于我的阅读清单上的。而“名著”嘛,总需要人鼓起一定的勇气,鞭笞懒散随意的自我,以虔诚的心境进行拜读的。这本《傲慢与偏见》在我所听闻的评价中,也是赞誉颇盛,例如“刻画了一个独立的女性形象”等等的介绍就早已绳头到我对其的感知中。但是在阅读过程中,书里一些情节的推进实在让人觉得惊讶,随之便是一些失望。因为本来潜意识中就把它与雨果、巴尔扎克等大家的作品同列于“名著”,可其深度又确实与那些大作有一定的距离。为何这部类似于《霸道总裁爱上我》的作品会声名大噪,实在是令人费解的。但幸而,费解还是有解的。
一、“傲慢”与“偏见”碰撞出的姻缘
《傲慢与偏见》主要讲了班纳特一家几个女儿的爱情纠缠。伊丽莎白是班纳特家中第二个女儿,作为女主角,她并不是罪完美优秀的。在班纳特这五个女儿中,大女儿吉英长相出众,性格善良稳重;曼丽快读书;最小的两个女儿,丽迪亚行为放荡,吉蒂则易暴躁且时时跟随丽迪亚的脚步。我不知道作者在设计任务时是否对这几个女子别有用心,但至少在这五个人身上,呈现的闪光点是各不同的。因为各不同,所以她们的婚姻观、择偶观也是各不相同。其实这样而言,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被尊重,而不是说哪个女儿因为清醒而正确的选择而最终完成了完美的一生。当然,因为观念不同,也导致书中这几个主人公因自己的喜恶而对他人产生一些偏见。
在这本书中,“偏见”被作为反复咀嚼的词语,不仅环绕于读者心中、盘旋在作者言外之意,甚至于故事中人物的自我剖白中,也被见缝插针。我之所以认为这部小说不及其他“名著”,主要还是它在人物塑造上有些欠缺,因为人物形象尚未饱满,情节却要赶着往前——就像达西明明对伊丽莎白无感,但突然却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她,而书中所说的伊丽莎白的幽默睿智等等优秀品质,我们也并未在之前的文字中感受到,全然倚靠一个女主光环让读者自由想象进行补充了。而作者之所以这样忽略了细节的塑造,大概也是急于为读者说教,不断地利用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思想,诠释“偏见”与“傲慢”的形成。
“偏见”也可以说是女主人公最为明显的性格特点。从女主人公产生偏见开始,到消除偏见为止。因为男主人公自身性格中的“傲慢”,使得他与女主人公首次交会十分的不愉快。而由于这一次的不悦,又导致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产生深刻的偏见,之后对男主人公也是十分的不客气。
“傲慢”的解药是什么?“偏见”的解药又是什么?男主人公在女主人公几次三番冷漠强硬的反应之后,终于进行自我检讨;而女主人公在男主人公几次三番的殷勤讨好之后,也放下之前的成见,产生新的认识。这截然相反的两种为人处世的态度,竟撮合了这一对。
二、故事中的“傲慢”与“偏见”
在故事最后,男女主人公也都深刻地反省自己性格里的劣根。男主人公达西认为这“傲慢”是他从小被培养且纵容的,他也因这缺点而差点错过良缘;而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则认为“偏见”使得她无法冷静客观地看待达西,这种粗暴直接受潜意识驱使的情绪会让她不能明辨是非。但是,最后他们两人这骨子里的东西有没有改了?这个问题不妨暂且放一放,来看看这两种性格行为在书中的具体呈现。
首先,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起源于在舞会上达西的孤傲,他不与不熟悉的人过多交往。而跳舞本就作为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离的交际手段,应该新故皆宜,所以达西先生的举止便显得格格不入。他忠于自己的习惯使得旁人认为自己受到了冒犯——他不邀请别人肯定是看不上别人、不给人面子,而归其根源一定是因为他清高自傲。顺理成章,在众人的俗见之下,伊丽莎白对达西产生了最初的“偏见”。而当达西不想邀请她跳舞时,旁人的看法在她这里得到证实以及更加夸大。达西先生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罪名真正在她心中成立了。
接着,又加上韦翰先生对于达西的诋毁。因为韦翰外表出众、仪态迷人,所以使得伊丽莎白在内的班纳特小姐们对其印象十分好,自然也非常信任他。伊丽莎白是非常容易对人产生偏见的,她太过相信自己的直觉。就如在后面伊丽莎白也奇怪为什么在最初与韦翰相识时会那样相信他过于夸张的奉承话并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当韦翰先生表现出无法认同达西先生并作为亲身体验过达西的残忍的受害者时,伊丽莎白自然会对他抱以更多的同情。他俩成了同一阵营的人。而达西做过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样大的伤害。
伊丽莎白就像一个无知的人类,韦翰则像小恶魔,引导她走向黑暗的人心。幸而,伊丽莎白身边还有天使存在。姐姐吉英代表善良,她对人性总抱以宽容;舅妈嘉丁纳夫人代表睿智,对于眼前的一切总是加以审视的目光。就这样,在经历了看清韦翰为人、接受达西帮助之后,伊丽莎白终于明白那样未加分析地认定一个人的品行实在是愚蠢的做法。
三、人性中的“傲慢”与“偏见”
可是,谁又能说“偏见”就此消失了呢?当知道达西为自己做的事情之后,伊丽莎白便认为达西是那样美好的一个人。关于达西的看法,我们得再UI到最初大家对达西的讨论。其他不说,“卢家的一个小哥儿插嘴道;‘如果我也像达西先生那样富有,我还不清楚会骄傲到怎样的程度呢。我肯定会饲养很多猎狗,而且每天都要喝一瓶酒。’”在大众认知中,达西那样富有的人,傲慢也是情理之中,这是否就隐含着偏见?
当本该傲慢的达西先生反过来平易近人与人亲近时,他显得多么可爱。这又何尝不是“偏见”?
“偏见”一直都左右着人们的行为。
那么“傲慢”呢?“傲慢”又总是跟随着“偏见”。
在这本书中,最“傲慢”的是谁?肯定是咖苔琳夫人。她对伊丽莎白那样的出身充满成见,认为她那样的人必定是品行也不高贵,实在看不起伊丽莎白。而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呢?她又何尝不存在因偏见而产生的傲慢呢?当发现夏绿蒂答应自己讨厌的人的求婚时,便认为夏绿蒂“居然一点儿都不顾及崇高的情操”,但其实自己在参观达西的庄园时却幻想成为这里的女主人。而且她总是认为自己家里人的行为让自己蒙羞,对他们也实在是看不起。尤其像妹妹丽迪亚与人私奔,也是因为丽迪亚放荡,所以就更让伊丽莎白鄙视。当然还有像她对于达西这样有钱人的不喜欢,也是充满了偏见所带来的傲慢姿态。这都是将自己摆在了一个绝对的道德高度的。但这些也同样是未加深入了解而产生的评价,就是所谓的“偏见”。
所以,我们难以逃避偏见,也挣脱不了自以为是的傲慢。达西与伊丽莎白也一样(就像达西因为擅自揣摩吉英对彬格莱的心意而自作主张断绝他俩之间的联系,也是由其偏见而所致傲慢之举)。只是,暂时的,我们从一头往前的固执中清醒,然后像伊丽莎白那样自认偏见蒙蔽了双眼,暂时卸下偏见所带来的傲慢姿态。如中国古人,便时常要自我反省,才使得自己的行为尽量端正,不悖初心。
这本小说不能说不好,但是在人物的塑造上确实有些欠缺了。作者似乎努力想要为读者诠释“偏见”与“傲慢”所导致的后果,那种急切的心情使得她几乎夺过主人公的话筒来进行演说。不过这样的作品应该可以拍成一部挺不错的言情剧,因为导演可以往里面加许多东西。当然,我们确实不能拿它跟《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因为作者想叙说的绝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爱情故事,而是想通过这样复杂纠缠的爱情故事来解释“傲慢”与“偏见”给人际交往中带来的麻烦。这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