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米粉情结
楠竹山因江南机器厂而名声在外,俗称江南。江南人对米粉的挚爱,不亚于武汉人对热干面的痴迷。
今年春天,几位武汉来客,在幼儿园对面的新街口米粉店吃早餐,我问她们:热干面究竟有什么好吃?她们说,说不上有什么特别的美味,但几天不吃就想得慌的那种。
勿用置疑,无论是远在天涯海角的江南游子,还是常居本地的土著人,早餐之爱,非米粉莫属!
不需要华丽的厅堂,雨棚里,或大树下摆几张桌子,围几把塑料凳子,一阵嗦嗦声,美美一顿,过瘾!
前年,女儿到武汉出差,正是周末,办完事,不北回京城,却南下楠竹山,第二天从韶山坐高铁回家。
我们说,你没有假期,这么仓促只住一晚,总共才吃两顿饭,何必呢?
她笑笑说,想吃江南的米粉了!吃碗米粉回家才心满意足。
你看,她馋米粉何其甚也?有时与女儿视频时,听到楼下的米粉叫卖声,也能勾起她对米粉的向往。
有多少像她这样的游子,乡愁是一碗久违的江南米粉,是留在心灵深处的家乡味道!
从北京回江南吃不腻的米粉
(二 ) 米粉文化
江南米粉是楠竹山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与湘潭长沙米粉相比,有其独特的地方。
那些地方米粉多为机制原粉,不经煮,动作慢了,就成了米糊糊了 ,口感不佳。
江南早餐摊上的米粉,很少有机制的原粉,而是手工米粉,吃起来有韧性,弹牙。但却不是摊主自己加工,由专业米粉加工师傅送过来。
摊主只熬制骨头高汤,准备臊子肉浆,配以咸菜蒜泥姜丝等配菜,再在桌子上放上一瓶陈醋、老抽,油辣子便可开张。
各家米粉因配料不同,味道大同小异,价格也略有差别。
十多年前,一碗米粉两块钱,加个煎蛋加两块钱。后来涨到四块。如今普遍是六元。加煎蛋再加两元。
也有炒米粉,油腻腻的,配一碗素汤,也是一种吃法。
新冠疫情下,江南米粉生意受到一定的影响,很多家庭把米粉原粉买回家,自己做着吃。
(三) 制粉人家
手工制作的江南米粉原粉,大多出自于一位叫伍师傅之手。
每当下午四点多钟,就能见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师傳,以前是骑着一辆二八载重自行车,车后架上放置着一个大竹篮子,一路骑,一路吆喝,"卖米粉啦"。
后来改成骑人力三轮车了,叫卖声也事先录制好,由喇叭放录音了。
现在又长枪换大炮,新买了机动三轮车,突突突轻松多了。
伍师傅走村穿巷,先是在各村叫卖,然后在我楼下的幼儿园东侧的马路边定点叫卖了。
下午四五点钟,叫卖声传来,老人们围上来,伍师傅现切现装,动作干净利落驾轻就熟,不到一分钟就装好袋了。收钱也由收现金和微信支付并举了。价格一般为一张一元,基本够一个人一歺。老熟人了,有时也另加半片。
伍师傅家住打米厂附近,离厂区不远。我好奇想前去参观米粉制作。
(四)米粉精神
无论是摆米粉摊还是做米粉原粉,都是辛勤的奋斗者,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争得收入,改善家庭生活境况,既实在又光荣,是我们这个社会提倡和鼓励的。
有一段时间,突然发现伍师傅沒来卖米粉了。我心里犯疑。心想:伍师傅有二儿一女,都受过高等教育,尤其是女儿,还是研究生毕业,进了很难进的省人民医院。他们都事业有成,两个儿子分别娶了公务员和教师的儿媳,孙子孙女双全。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是不是洗手上岸,到儿女家享清福去了?
后来一位常买他米粉的老陈师傅告诉我,伍师傅得了一种老年病,动手术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后,伍师傅又来卖米粉了。只见他略显黑瘦,但精神饱满。
我们见到他非常高兴,为他的康复感到欣慰。也为他在康复的过程中还不停下手中的活汁,继续着自己的起早贪黑,执着自己的努力。
伍师傅过去做米粉是为了养家,靠着这门手艺,不说发家致富,却也建了楼房,培养了三个儿女。他晚上磨米浆,烫粉皮,天沒亮就送到各米粉摊点。下午还要做一批,赶在厂职工下班前卖出,这种辛苦可想而知。
如今伍师傅已经具有了享受幸福晚年的条件,而且年龄也大了,用不着那样拼命挣钱了。可他依然辛苦经营,日夜劳作。不仅做米粉,还种粮种菜,三轮车傍时常摆着时蔬售卖。
米粉对于他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一种不因优渥而怠堕的本性。
这与那些依赖于他人生活,得过且过的平庸之辈,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而象街口早歺店的朱师傅,之前在江南中学傍开煎饺摊,后来因整顿市容,禁止校边摆摊,进而转开早餐店。
该店主营米粉,店小利润薄,小本生意,一人打理。开炉熬汤,做臊子,配碗、烫粉,洗碗,忙忙碌碌,手脚不停。
母亲心疼儿子太辛苦,偶尔也帮着打打下手,收收碗.擦擦桌子,洗洗碗筷。但老人有高血压,不能太劳累,儿子体谅母亲,互相关心。
看到他们母子连心,母爱殷切,儿子孝顺,深为感动。
朱先生自己开店创业,靠诚实经营,为家庭开辟一片天地,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种不等不靠不啃老,自强自立,更是难能可贵!
(五) 米粉寄语
江南米粉在江南这块土地上生存已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
在江南,米粉只有早歺供应,中晚歺几乎吃不上米粉。我们是不是可以探索将米粉制成干货,无论是携带还是中晚餐都能随时吃到,那么米粉生意不就做得更大更强?
随着江南厂的兴旺,新流入工厂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来自全国各地。
小镇的繁荣带动外来的生意人也不断增加。
还有随现在通迅便捷了,战友聚会,同学重逢,韶山游览,来江南的外地人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的米粉是不是也该风味多样,适合于不同的人群。例如鱼粉,肠粉等。
米粉店条件简陋,自然成本低,价格低廉。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江南人也不满足于廉价实惠的品种,现在大家手上的钱多了,只要口味好,多花点钱也不在乎。
所以,米粉不仅要有下里巴人,也应该有阳春白雪。
因此,提升米粉档次,象广东人喝早茶那样,使吃米粉也显得隆重起来。
虽然,不一定要富丽堂皇金碧辉煌,但饮食讲究的是色香味,好的就歺环境和氛围也能给顾客带来更美的就歺体验。
以后当我们陪外地客人早餐时,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江南真不错,江南的的米粉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