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在刚上大学不久,有一阶段自己是拼命在读书的那种状态。是夏天,快要放假的时候。文科楼前一排高大的水杉和几颗松树,整个楼都不那么炎热,如果蚊子可以忽略不计(沉浸到书里确实都不在乎了)。
其实现实考量,只有风扇的教学楼不会清凉到哪里去。但那种整个人因为孤独沉浸到书中去,与文字产生极大的共鸣,就像浸泡在水中的那种一个人却十分饱满的感觉,记忆深刻,考试什么的完全丢到脑后。那个时候大概比现在简单许多,没有冗杂的事物。篮球与读书便是消遣的最好方式。
而现在,大概是远离了以前那种小女生的,自怨自怜的状态很久了。不再自怨自怜,也看开了一些事情,不再畏惧别人的言论,想做什么就去做,想说什么就会说,并且从中发现了很多乐趣。而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抓不住老师的心,老师画的重点,一到考试周就开小差做学渣渣。我初高中时候也不是学霸啊!但是那个时候既能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考试不烦神自然就能考好…
所以三月份的自己好像,大概只读了一本书,叫《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首先书名就很有意思了,天才与疯子是左与右的关系,一步之遥,世人眼中遥不可及,但在作者的眼里大概是一样的。书的封面上这样写,这是国内第一部精神病人访谈手记。
精神病人的话可以听?精神病人可以接触?他们应该很可怕的啊!没看过书的人或许会觉得这个作者也是疯了。序言叫做(更多、更多的世界),写作此书的原因是他想要了解认识自己生存的这个星球。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不用想,世界太复杂,想要了解的话或者还会把自己绕进去!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不久已经很好了嘛!我想大概作者是因为征服欲,虽然现存的世界看起来一派祥和,他却不能够抓住一些本质,总觉得自己与想要到达的点就差了那么一点点,但就是抓不到。大概这就是悟吧我想。有的人看世界喜欢看因果,进行利益考量,有的人看世界喜欢看事物本身。一种由理性驱动,另一种由感性指使(那种情绪来的时候,你怎么他都不褪去,挠的你心里直痒痒的感受,我也有,最近因为放纵自己,更加的多了。)在书中有作者的朋友夸他,明明动机出于感性,作者厉害的一点是用理性指挥全局。大概这是本能?(我这样想)这里又让我想起创造力来源的本质,从来都是在电光火石间出现,自然而然的发生。感性不可或缺。
因此作者写书之前动机特别纯粹,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到底?我想要抓住它。不过后天因为身边的“正常人”的回答都大同小异,并不有趣,又因为机缘巧合,作者了解了许多精神病案例,开始进行对精神病人的访谈。
我读了这本书,也开始脑洞大开,觉得读的津津有味,特别开心。
它让我得到的第一点认识是精神病人的另一面。这里突然想到了尼采的超人理论。超人尼采最后为什么会发疯,艺术家们为什么会被认为是异类。说不清他们是上天的宠儿亦或是故意派他们来人世承受痛苦。他们生来天赋异禀,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这给了他们一双眼睛,可以看到未来,却也让他们孤寂,永远无法被同一个时代的人群理解。追寻问题的痛苦与不能被理解,神经无法一直处于拉紧琴弦的状态,那看不见却真的存在的灵魂最终无法承受,使他们走向疯狂。
归根究底原因是孤独罢了,得不到理解,全世界只有自己有这种感受,自己是异类的孤独感。虽然有些精神病患者不是艺术家我不是天才,但他们有同样的感受,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或者他们的知识比一般人渊博许多。
而文中也提到,相处久了觉得精神病人身上有些东西正是自己的本质。(好像说的有点乱)
第二点是关于更多、更多的世界。故事里面的访谈关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这里并不想一一列举。读起来既像科幻小说却又无比真实,作者大概是个叙述者,如果我没有被他文字的一些小把戏欺骗的话,我觉得那些世界是真的存在的。了解的越多越知道自己的渺小。
肚子很饿不想写了,套用作者最后用来结尾的一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勇敢追求真理,做自己想做的,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