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搬到城里整整一年了,对于60多岁的人,离开故土开始全新环境的全新生活,并不容易。没有上过学不识字的妈妈,不知道电梯按钮的含义,不知道先出后进的规则、不认识超市的价签,不认识路牌,没有坐过公交车----原来在我眼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他们都要重新开始。他们像我当初上大学第一天去申请201电话卡,因为从来没有打过座机电话,所以根本听不懂工作人员关于#号和*号的提示,于是被质疑这样的智商怎么考上的大学。也许,这一年也是父母考上大学的第一年。
这一年,我过的比他们还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活环境极大改善、物质极大丰富、没有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宝贝女儿在身边,但也少了春播夏长秋收冬藏的乐趣,以及猪鸡鸭狗每天此起彼伏的吵闹,还有那些偶有龃龉但依然难忘的邻里相亲。所以我很怕提起老家的话题,怕他们伤感,我也总在强调城里生活的各种便利和各种好处,我怕他们后悔。身边有太多农村的父母搬到城里生活,不适应,仅仅几个月就哭着喊着回农村的例子了,弄得子女超级为难。
这一年,我看到妈妈为新生活付出的努力,她努力尝试,努力学习,努力去结交新的邻居和朋友。妈妈甚至拿起了笔,让我从阿拉伯数字教起,因为歪歪扭扭怕被爸爸笑话,她只允许我看,像个幼儿园的孩子。妈妈让我教她怎样看价签,让我教她怎样使用复杂的电饭煲,让我告诉她所有没见过的东西。妈妈开始走出家门,跟邻居老太去聊天,帮楼上小媳妇照看一会孩子,给楼道保洁去超市排队买打折的鸡蛋,自己炒了瓜子去送给经常把纸壳放在门口的装修工人。妈妈用自己力所能及的付出融入了周围的生活,下楼遛弯时看到很多人都跟妈妈打招呼,我心里充满自豪。
这一年,我看到爸爸依然像个男人一样在外打拼。搬来不久,就自己跟人聊天打探,找到一份工作,一干就是一年。他有了自己的同事、有了自己的圈子,年终还被评为先进。城里人都不愿干的活,他干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爸爸拒绝我帮他交各种费用等一应杂事,他要自己尝试。去银行如何交电费、去哪里交有线电视费还能领到一壶豆油,去市区哪里的超市能买到自己可心的商品等等。我克制着替他们办妥事情的冲动,也尽量避免给予那些无比正确的指导,而是密切关注,听他们津津有味的描述,然后表示惊叹和佩服。
这一年,温馨的时刻好多,对于初中就离家住校的人来说,父母在身边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他们真的来了,变成了一公里一碗汤的距离,可以上班前跑去看看,顺手买条鱼,让他们中午炖上。可以下班前告诉他们我想吃的饭菜,然后带上夫儿兴致勃勃的去蹭。可以晚饭散步就溜达上楼,喝杯爸爸沏的茶水,然后他们再把我送回家,一路上聊聊家常。
这一年,我和父母都经历了好多,他们在努力适应新生活,让自己依然对社会有价值;而我也在寻找与他们相处的新模式,也让自己更强大,做他们最坚强的后盾,就像小时候他们这样告诉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