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奖状的魅力
小宝放假了,得了一张奖状,奖状上写的名称是“全能小天才”。小宝不认识那么多的字,只说她得是“全勤宝宝”奖,因为每月有这样的奖状,她以为奖状都是一样的,只要是奖,她就很高兴了,至于内容,还不能够真正理解。
尽管不知道得了什么奖状的小宝,却很激动,她拿爷爷手机给奖状拍了照片,让她爷爷把她的奖状发给爸爸、妈妈、二爷爷,特别想跟爸爸视频。视频时,小宝打开“小杜”,找到一首歌曲“爸爸你好吗”,跟着乐曲自编自导地跟着给她跳舞,神情跟着曲子变化,自我陶醉一般,她爷爷觉得歌词感人,似乎藏着泪花,一个劲地说这歌好听。她爸爸许诺她,下班回来给她奖励一个好东西。
她又给她妈打了座机电话,她妈又问她要什么,她说:“我不知道要什么,让我想一想吧。”她妈说给她买个蛋糕去,可她等呀等,妈妈没有回来,下班时间到了,她问我:“我妈怎么还不回来,给我买上蛋糕了没有?”我说:“你妈她单位可能有事,也可能要给姐姐辅导作业,姐姐还没有考试哩。”她对此不再纠结。
小宝两个曾祖母,也因为小宝得奖而得到了小宝的备受“关注”,平常小宝不太喜欢与她曾两祖母做游戏,可得了奖状后的小宝,情绪明显不一样了,编排了一个个防疫隔离治病的游戏,她做医生,一个曾祖母当病人,一个当她的护士,玩得很开心。
一张小小的奖状,引起了她一波一波情绪高涨的波澜。奖励的手段对孩子有如此大的效能,被表扬的心理体验很积极,让她感受到了老师家人对她的爱。小小的人儿,也有自尊心的,这奖状让她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满足,她表现出了与平常不同的兴奋。
别吝啬你的赞美,赞美可以给孩子以积极努力的指向,虽然她一时可能达不到你的预期,但你的肯定很重要,起码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大人不也一样?若被真诚赞美,心理也会美滋滋的,有研究者说,那是人脑子里有个物质在起作用,学生在受到表扬时,细胞异常活跃,血液循环加速,大脑能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这物质能让人感觉到兴奋和开心,多次受到表扬的学生会有类似上瘾的情况,促使学生期待更多的表扬来满意对这种物质的需要。
还有那个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扬一下,说明了你期望,孩子会朝着你的方向努力。至于我们怎样表扬小宝,既能激发她的良性进步,又不至于她骄傲自大,还需要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