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多点儿经历是好事,包括情情爱爱。真正的内在成长,不靠书本获得。得在每一次和别人的别扭中思考和反省,得在每一次和爱人的争吵中洞悉亲密关系中的相处之道。甚至,可以从天下大事上悟出点儿什么。
比如这次新冠疫病来袭,日本的暖心行动,着实让人感动。遭难之时,这情谊,是惊喜。之所以惊喜,因为没有预期、没有期待、没有想过人家应该怎样。
由此想到爱情,何尝不是同理?
加拿大心理治疗师克里斯多福在《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一书中写过:
“期望就是通往地狱之路。因为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如果我不能接受别人现在的样子,或不让他们自由地走自己的路,那么我就不是真的爱他们。我只是想从他们身上得到满足,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满足我小小的自私需求。”
于是,经常看鸡汤说:“我爱你,与你无关。”很高大上,脱离世俗的纯洁。
可是,我们生活在凡间啊。这话可以麻痹你一时,但如果麻痹你一世,那才叫悲剧。
我还真没发现谁能做到“只管付出不求回报”,嘴上没说,心里未必没有想法,有想法就会有期待,期待就免不了失望,失望多了就不会平衡,更多的负面情绪由此产生。
那么,到底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投入情爱,才能免受失衡之苦呢?
当然不能“只管付出不求回报”,可我们也做不到“无欲则刚”。都无欲了,还谈什么爱情。你若把“欲”字想歪了可不关我事,我这里是泛指一切期待和需求。
我想,就先做到以下几点吧:
一、决定付出之前,先权衡。
肯付出,是因为爱。但不是说有了爱,就可以无原则地付出。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付出之前,必须设好底线。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份感情、以目前他对你的重视程度,值得你努力多少?要保证你的付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而且心甘情愿,无需靠对方的反应来验证它值不值得。
你的一切付出,都是心里想做的。做完了,你的内心便达到满足,这个行为本身的意义就已经结束。这份付出的意义,完全与对方如何回报无关。这,才叫真正地顺应内心。
你的一切行为,出发点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包括做善事,其实也是在满足自己有益于他人的那种成就感和价值感。如此思维,哪怕你帮了别人,也不会高高在上,反而会感恩别人给了你释放爱的机会。
二、对方的反应,你不用在乎,但它将决定你接下来是否继续付出。
尽量试着不去在乎对方是否有积极的反馈,不要试图去纠正对方,不要企图努力让他们的反应如自己所愿。
不在乎,不等于没有觉知。对方总是会有所反应,哪怕他无动于衷,无动于衷本身就是一种暗示。
如果你得到的是积极的反馈,当然好。如果对方不赏脸,你别再自讨没趣就好,至于之前已经付出的,都还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完全不必哭天抢地把自己当窦娥。
再以这次新冠疫情为例。人家怕被传染,不让你进,保护国民,本无可厚非。但禁令执行的同时,是否有考虑过尽量减少对无辜个体的损害?一线人员执行命令时的态度是否体现了基本的同理心和尊重?对于无辜陷入困境的你,他们是同情还是踩上一脚?
如果你是被无辜伤害的那一方,也不必为曾经的憧憬和错选而后悔,以后不再掏心便罢。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世界那么大,不妨多看看。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何况,多一份经历,也是多一份财富。若不是遇到危难,那藏在笑容之下的嫌恶又怎会大白于天下?
三、你的付出,不该成为对方的压力,更不该是绑架。
时刻提醒自己: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以后他人给予你了爱,你会更加感激和珍惜。因为你明白,他完全可以不给的。
做任何事,如果是为了让别人更爱你才做的,那大多要失望。因为爱这东西,没有任何筹码可以交换。爱是发自内心的。可以交换的,可能是感动,可能是报恩,唯独不是爱。
任何付出,如果为了让对方感恩你的好处,那就不算真正的付出,而是交易,是注定难以达成的交易。因为,你想得到的是他的“忠贞的爱”和“听我的话”,而这,远比你的那点儿付出更难以做到,也更加宝贵。你想做这不公平的交易,对方不上道,你便跳着哭着指责人家欠了你?
谁都不傻,当你对他付出之后,他也会条件反射地猜想你在惦记他什么回报。自我保护的本能会让他按兵不动,观察你的反应,他想知道你的付出到底是索爱的条件,还是源于真爱。
这时候,你若表现出失望抱怨甚至生气,便正中了他的担心,你以为自己是爱,却已经成为对方的压力,甚至让他感觉被绑架了。
就像我写东西,我一直坚持只写内心想写的,我不愿为了迎合谁去写。所以,码字的时候,我能非常享受。这份享受,在我文章完成发布的那一刻,就已经圆满。至于之后得到的是喜欢还是批评,那都是基本享受之外的事儿。有人喜欢、受益、甚至给我打赏,那是惊喜,是锦上添花。没人理我,我也照样会继续写下去。有人批评,有道理的就听着,没道理的就送客,又不是付费阅读,不欠谁什么。
四、再爱,都不能过度付出。
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我给他做牛做马,最后落得这么个下场。”
我却想说,无论最后下场如何,当初做牛做马,那是你自己的决定,想必没人能逼迫一个成年人做牛做马吧。
你当初甘愿做牛做马,必定是看中了人家什么,或许想要爱、或许想要陪伴、或许是别的什么。总之,别把自己标榜得那么单纯无私。别一发现交换没成功,就只怪人家。
明明是人,为什么要让自己做牛做马呢?这就叫过度付出。
对任何人的付出,都应该是有限的,应该是在保全自己的基础之上。这不是功利和自私,而是为了这段关系的长久健康着想。如果一方的付出持续地远大于另一方,失衡的天平迟早会翻掉。那时就悔之晚矣。
你可以在心里非常爱他,但请控制自己的付出,包括对他投入的时间、精力、情绪和金钱。我们做不到无欲则刚,但我们可以试着感受那样的状态。如此,我们的内心才会回归平静,这段关系才会趋近平衡,越平衡的关系,越会长久。
最有趣的是,当你的内心真正放松下来,你的淡定,对方一定会感受得到。他甚至要误会你是否在考虑后退,本能地生起好奇心和征服欲。如同跳交谊舞,你进一步,他退一步。你退一步,他才能进一步。
愿本文对你有所助益。在双人舞台上,愿你分寸适度,进退自如,跳出最精彩的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