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概论》2017结课作业
主题:中国动画是否还要强调民族化?如何学习别人经验的同时坚持自己特色?
主题以“中国动画”为关键词,在国际的范围提出问题,因此本文讨论仅针对占比较大的主流动画片。
在论述第一个问题之前,首先应明确“民族化”的定义。
从背景来讲,“民族化”诞生在“全球化”之下。上溯到全球各大洲割裂、缺少彼此的联系和认识的时期,人们没有“民族化”的意识;而当全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数不清的外来文化纷纷踏入国门的时候,“民族化”的思想便诞生了。其诞生的意义是在广袤的世界文化之海中寻找属于自己民族的立足之地,即拥有自己民族独特的“风格”。而“化”一字,则体现了吸取外来文化的先进成果,并将它与现有的民族文化融合的意味。“民族化”没有固定的标准和范围,对其的判断也含有一定主观因素。因此它并不能简单考量,而是要结合作品、深入体会。
从时间角度来说,纵观各国动画历史,在动画最初的起源时期,对于动画这种新形式的注重超过对其承载内容的注重,导致这一时期各国动画史上作品多为内容简单的原创,且深受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例如美国1923年《菲利克斯猫》1930年《Betty Boop》、苏联1923年《战火中的中国》1924年《苏联玩具》、中国1926年《大闹画室》等。而且随着一战和二战爆发,政治宣传类动画也在各国相继出现。
经历过最初的探索时期,各国动画片中又同样无可避免地出现了对传统故事的应用:例如美国《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苏联《七色花》《冰雪女王》、中国《铁扇公主》《骄傲的将军》、日本《白蛇传》等。此后,经典传说和童话成为世界动画经久不衰的话题,动画史上充满了对各国的寓言、神话、童话的改编。
从创作手法和美术风格的角度来说,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艺底蕴的国家对此运用更多。以中国为例,剪纸动画、水墨动画以及对戏曲等独特文化的运用使动画作品在国际上脱颖而出。但其生命力并不足够强大,局限性不可忽略;艺术性深受肯定,但观赏、娱乐性不能满足观众和市场的需求。这也是此类动画逐渐绝迹的原因之一。
但是我们不能狭隘地认为民族化的动画作品就必须拥有传统故事、传统风格或手法,反过来,也不能认为拥有这些特点的就一定是民族化的。将“民族的”等同于“古典的”是人们认知中的常见误区。“民族化”需要的是本民族独特的风格,但一个民族并非永远生活在旧时代,所有存在至今的民族都一定经历过时间的变迁和进化,只有不断变化才能让一个文明真正存活,“古典的”固然对其有重大影响,但丰厚的底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创造,构成一个民族真正内在的是不断的创新、摒弃、改变、沉淀和积累。
在上文的论述中提到,“民族化”诞生的意义便是将本民族的独特推往世界,寻找世界民族文化的共性也正是基于此目的而产生。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从古至今,艺术从来不可能不受政治的影响。这与思维环境、创作环境、创作者的个人立场息息相关。将艺术与政治环境割离,就是将艺术与现实割离。但同样,艺术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幻想。正是现实与幻想的不断交融,才能引起一代代的人们对艺术的无穷兴趣和探索欲望。
“美国动画有夸张的表情动作(且似乎总是出现百老汇式歌舞)、日本动画人物造型精美、故事多样”。这些是大众对于大部分动画民族性的认知,因此很多人希望中国动画也能以此为例开辟一方天地,甚至有人觉得我们应该重拾水墨动画,将它作为中国动画的主要特色推向全世界。但这并不现实。戏剧脸谱、水墨国画、宽袍大袖、锣鼓点子和古代建筑仅仅是民族文化艺术的外在体现,固然拥有极为独特的中国风格和强烈的中国风色彩,但如果仅是这些,只能暂时留住外国观众的“猎奇心理”。
实际上,美国动画也可以严肃,日本动画也可以造型夸张。艺术特点不应该限制创作。动画不是单纯在形式和外观上的欣赏艺术,它可表述的思想和内容的可发挥空间极大。以美国电影为例,美国历史较短,建国仅有二百四十多年,远不到中国有记载历史的十分之一。但世界各地的观众都对“美国风格”有所了解,即使是改编自其他民族故事、体现其他民族生活习俗的作品,也能找到“美国风格”的蛛丝马迹。如《花木兰》《功夫熊猫》,都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影片中充满了中国元素,但依旧拥有“美国出品”的辨识度。这正是因为其独特的民族性不以艺术表现做载体,而是深深根植于思想和观念中。
提及中国的民族性内容,没有人会忘记长达数千年的思想文化。从公元前的“诸子百家”到近代的“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思想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更新、演变,经历了数个朝代以及无数位才人大家,直到今天仍在教导世代的人民。思想文化传承在一代代人的心中,它太过普遍,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它普通平庸,但这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民族性。独特的民族性不止存在于历史上,也不是只有细细寻找才能摸索出丝毫,它同样存在于现代,存活在每个生长于这片土地的人的举手投足、言行思想中。
“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是只有上世纪的经典动画才是真正的民族化动画,复刻经典也不能为我们带来新的收获。传统的“民族化”动画标准正在被打破,并且也不可能永远生存下去。我们应该懂得,若无“全球化”,则无“民族化”。“民族化”的内容应该融入作品的骨血,打破故事背景、美术风格的限制。动画片除去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思想内涵也是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面向观众和市场的主流动画,应具有吸引观众的故事性和普世性,让“民族化”既独立于文化之海,又是沟通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桥梁。有人说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见无论是世界之下分支的哪一民族,其必然存在独特的个性和普遍的共性。将特殊性和普遍性进行统一,正是主流艺术作品的方向和目的。
好的作品不一定为众人喜欢,众人喜欢的也不一定就是庸俗作品。经济效益不是评定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但其占据重要地位。在艺术层面与经济层面获得双赢并非不可做到。作为占据最大评价比重的评价方“观众”,大多不具备专业能力和素质,其评价也不能代表专业评价。但在所有有数据可循的平台上,大量“不专业”人士群体中备受好评的作品,其价值往往在专业领域也深受肯定。
所以,对于好的作品来说,观众十分重要。而吸引观众的作品,必然具备普世性。动画成为电影分类之大类的过程中,有为数不少的人认为动画片是针对低龄群体的特殊片种。但在动画产业愈加蓬勃发展的今天,很多曾经抱有这类看法的人已经对动画有所改观,原因就是动画中的普世性发挥了作用,通俗说法即“可以打动人”。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作品,可以打动人们的总能获得人们的认同。
要学习这类成功作品的经验,最错误的方法就是照搬硬套。对成功作品的学习并不一定会涉及到其独特的表现内容,学习要建立在找到优秀作品之所以优秀的法则之上,而不是优秀作品的具体形式、外观、内容。我们应该关心观众为什么喜欢,而不是喜欢什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动画作品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族元素。不同于“民族化”,这类“元素”仅仅是堆砌了某些民族传统的艺术表面,试图标榜自己的“民族化”、“中国风”,却没有触及到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民族化”的初衷是要发扬本民族的独特性,而不是将实体的传统艺术剪切拼贴。一些人费尽心机寻找这样的民族文化,刻意制造特色,反而会适得其反。其实只要作品落于实地,拥有可圈可点的核心内容和有根据、有想法的创作,随着创作者花费的心血,由他生活环境所赠予的“特色”也会自然而然地注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