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原地过年,于我而言外在的原因是孩子上学学校的要求,内在的原因是我厌烦过年回家的各种忙碌和劳累。回家意味着你要做那些你不愿意做的事,你要去应付那些不想应对的人,你要搅在别人的生活里,去处理很多关系上的事情。我总是嫌弃麻烦,和感到厌烦。每年回家总是不停的拜拜拜,烧香拜佛祈福,我不知道花费那么多的金钱精力有什么用,向外求,就能求得平安幸福?我总是执着的认为人不会因为外求而得到想要的。(这样写的时候发现不一定,外求有时能得到,人活在社会关系里,很多形式有时可以是工具)而我只愿向内看,但求内心清明,形式化的拜,让我疲惫不堪。每天忙碌于寺庙与厨房,不间断的人情往来,于我是负担,自我不断被淹没其中,身心被席卷。除了累,再无其他,这不是我想要的样子。
除了这些,在老家总感觉有种被拘的感觉,被道德观念,被风俗习惯,被身份被角色,种种禁锢。我想要的是自在舒适的随意慢生活,过年热闹的背后是多少辛苦的付出换来的。我不喜欢攀比,不喜欢是非,不喜欢形式化,不喜欢辛苦,不喜欢被勉强。我知道自己执着于舒适自在的生活,不善于人际,如婴儿只想要回到子宫,而不愿面对有条件生存的局限性。我用全部的生命在抗拒,所以家于我来说,永远不会是理想的,因为他人和我是不一样的。他人在应对世界,学习生存,而我执着于回到子宫。这样的差距本身就是伤害和痛苦,自我的执着也是,又何需别人做些什么呢?写这些仿佛是一种自我疏理,但也甚觉悲哀。
年三十,心里还是有点惦记父母,也会想起往年过年的场景,心里有点失落。心里明白,人就是这样有选择并生活的。没有回家满足了舒适自在的需求,但需要抱持思乡之情。做了一些仪式,学习并适应过自己的年。孩子们倒是挺开心,一起买年货,一起贴春联,一起买新衣,一起吃年夜饭,一起看春晚,生活都是自己想要的样子。老公难得几天在家里,以前觉得自己最想要的是依恋关系,所以愿意天天黏在一起,如今感觉一天就腻了,好在自己有了些改变,可以自处做自己的事情,新的相处模式倒是极好。
主要还是自我觉察吧,聊件事,年三十我买了虾,挺贵买的,回来和老公说先捞一下,等晚上虾就不新鲜了,交代完便去超市。回来老公说虾拿去冻了,我一下就火大起来,嘴里开始抱怨,赶紧出门,边抱怨边觉察。我发现自己有对活虾变死虾的不接受,心疼钱;有对自己辛苦而他坐享其成的不甘心;有对他不配合、不听话的愤怒,如对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当我看到自己的执着,气就消了,一切源于我对这种改变的不接纳,没有按照我原来想要的样子发生。突然意识到一个人有多愤怒就有多执着,执念越深,伤越深,伤人伤己。
初一天气晴好,去公园游春,女儿不去,我心里觉得有点不完整感,但当我能够允许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时,我便也能允许他人,希望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舒心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