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局趣辕下驹耳。幸致位此,乃欲一鸣惊人乎?
——清 侯方域 《蹇千里传》
为了防控疫情,守住家园,
隐藏的民间的书法高手回来了。
我感觉到,全都回来了。
首先,不甘寂寞的便是小学教师。
多年的师范学习和无数岁月的磨练,形成了儒雅平和的性格。
书法也是中规中矩,一切皆在法度之内。
大过年,宅在家里就是为过做贡献。
可是,我现在的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谁能帮忙做一条横幅啊!
再不来,我想我会很快领盒饭的。
别着急,手写横幅标语来了!
充满当下气息的表达,简、繁不分的书体,不规不矩的表达。
是熟悉的记忆,
充满了乡土气息的表达。
对仗的标语内容,
贴在留白的水泥墙面上,
配合上面斑驳的纹路,
外加右边外露一角的路边小广告
恰似一抹红色钤印
形成一幅完成的书法作品。
可惜内容太马虎了,
是十四天,不是十五天。
我还是喜欢村口斜插歪立的木牌,
红白相间,
不一样的内容,一样的意义。
生活,
有时不是西装革履才能潇洒,
不衫不履,
反而显得神气扬扬,
貌与常异!
这幅作品,号称疫情防控期间手写标语的妙书。
楷行草混用,
夹杂少许尚未完全脱离东汉气息的字体,
模仿东晋书风,
有几分相似之貌。
如果长期临写二王尺牍,
临写《万岁通天帖》,
临写《淳化阁帖》魏晋部分,
你会相信,
他是用过苦工入帖的。
两则之间,
是否有几分神似之处呢!
下苦工吧,
年轻人,
岁月会告诉你,
不疯魔,不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