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快三十岁的时候,终于下定决心来一场断离舍,断断续续整理了几个月的家,好多半新半旧的东西拿出来又收回去舍不得扔。扔,自己是真的喜欢;不扔,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年纪,毕竟那都是自己一点点打下来的江山。
想到送人,虽是好心,但是己所不欲为何要施于人,所以这些旧物依旧躺在箱底。
现在看到刚毕业的妹子总是在淘宝上买一些款式好看便宜的衣物,我总会不经意的说上一句“少买点,买好点”。但回头想想自己,在她那个年纪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这是年轻时必走的一段路,像我这样普通的人,父母不能在打扮上给好的指导和示范,走了一些弯路,有了这段经历才有现在更确信自己适合什么。也是这几年,弥补了学生时代压抑的购买欲,当财富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用最低的成本去了解自己也失为一件好事。在靠自身认识这个世界,增长生活经验的时候,自己在获得中犯不断尝试判断适合与不适合。
身边的人或许会说,总是买些没用的,可这些没有的东西是在自己拥有过实践后才有了发言权,才知道是不是真没有,往往这么说的人,起码曾今拥有过。
在不断的买入与舍弃中,才了解自己原来不适合落肩的衣服,不喜欢读经济类的书,穿什么样的衣服会得到别人的赞赏……这些都是一点点是错得来的。
当然,我也羡慕那些能自己存款的人,但在买买买的这些年里,大多数还是满意而愉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