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语文老师经常津津有味的在课堂上念学生的作文。其实最初的作文,这些学生大多都是将摘抄的句子排列组装。但是学生的作文经过老师在课堂上动作范围表扬以后,便会更加积极的准备下一篇,绞尽脑汁的去收集材料,整理语言,构思故事,酝酿写作技巧。倘若这位老师也像其他老师一样看到学生这样的作文写上几个字,文章虽好,不可摘抄,我想许多学生都会羞愧的不能动笔,也不能写成好的作文,也会对语文的学习丧失兴趣。
其实语文的学习就像我们的语言学习一样。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如果我没强制学生丢弃模仿这个阶段那么学生的作文永远都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对于学生作文,标准不宜太高,若说立意必求独,创前无古人,言情必求甚深,感通百世,那么能文之士也只好长期搁笔,何况学生?但有一层最宜注意的,就是学生所写的必须是他们所积蓄的。——叶圣陶
由此可见,我们只有放低要求,才能让学生不至于对写作产生畏惧。然后学生在大量的写作实践中逐渐摸索写作的窍门,教师在给予恰当的指导,那么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相应的写作水平也快就有所提高。
对于在日常教学中出现学生抄袭作文的现象,我倒建议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如果发现学生的作文是抄袭的,那么我们不妨让他再重新默写一遍。如果这名学生能够在默写的时候能够写出原文的50%,那么这次的作文抄袭应该说也是成功的。如果学生写不出那么多,咱可以要求他拿回原文儿继续研读。等什么时候能够?我写出原文的50%以上的时候,这次写作才可以结束。
这样一来,学生有抄作文就变成了背作文。既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困境,也让学生积累了写作的素材,借鉴了写作的思路。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在写作方面也会有所领悟和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