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增长的“敲门声”
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敲门声”来了。
最新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45‰,创下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全年净增长仅204万人。
在过去十年,中国人口政策巨变,生育政策逐渐松绑,从中央到地方也逐步推行生育刺激政策,但人口出生率走低的趋势并未改变,以至于到2020年出生率减至1%以下。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原新教授在接受《财经》杂志“八点健闻”采访时评论,相对于中国14亿的人口基数,2020年204万的净增长,“基本上可以认为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了人口零增长的阶段”。
零增长,这是一个很多中国人不曾想到的事实。
可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接受,不仅是零增长,甚至很快我们将面临真正的负增长困局。
原新教授认为,“根据国际组织和中国科研机构的多个人口预测方案,之前是预估2027-2032年才进入人口负增长,但现在看来,随着人口出生率的进一步下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导致死亡率逐渐上升,基本上可以判断,中国人口绝对意义上的零增长,也就是近一两年的事儿,在那之后,中国人口就会转成负增长。”
一些机构和学者也预估2025年中国人口才达到峰值,但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人口净增值转负,可能就要提前到近两年了。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杨菊华分析,从2016年到2019年,我国每年死亡人口基本稳定在980万人至990万人,逐年增长。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死亡人口未来会继续增多。与此同时,出生人口连续下降,2020年为1200万人,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出生人口数与死亡人口数将十分接近,甚至出现负值。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惯性势能正在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