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解决什么问题?数据共享、追根溯源(产品和资金)
怎么解决?
一、数据共享——目录区块链系统
2019年北京利用区块链技术将53个部门的职责和数据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目录区块链”系统,所有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行为在链上共建、共管,建立部门业务、数据、履职的全新闭环。北京的不动产登记从原来的需要五天时间,到现在的一个环节,一天办结。
二、资金管理——雄安新区工程资金管理平台
政府的资金要专项专用、来龙去脉要理得清楚。为解决这个问题,雄安新区在建设过程基于区块链的工程资金管理平台。该平台先为建筑产业链上的各法人主体和个人提供数字化身份,为上链做好前期准备,待工程启动以后,该项目的各个主体都要拿私钥对资金流通进行签名确认,保证资金流通有据可查;签名后在链上广播,工程款项到了哪个环节、发给谁、发放时间,一目了然。自2018年8月投入运行以来,该平台已接入多项工程,管理企业1000多家,管理资金约20亿元,累计为4万人次建设者发放资金,发放金额约2亿元。
三、扶贫和公益——扶贫资金链和公益寻人链
四、司法治理——互联网法院上链(知识产权保护)
假如你原创了一篇文章,有一天当你浏览A网站时,发现这个网站上发表了你的文章,而你并不知情。要是在以往,为了维权,你需要走一系列线下流程,但是有了区块链的助力,流程就会精简得多。
首先,你需要打开司法链的区块链程序,通过实人认证的核验,便可开启整个区块链程序记录模式。
然后,搜索并打开侵权的A网站,在侵权网站上打开侵权作品,下载、保存侵权作品,系统会完整地记录整个流程,包括取证的流程。
紧接着,系统会自动提交侵权过程的明文记录,杭州互联网法院系统核验本地机器上区块链中的哈希数据,经过明文和哈希的比对判断一致性。这样,整个过程就连接起整个侵权证据链,保证了电子数据的真实性。
当然,只要你能提交完整可信的证据,在链上机构的见证下,就不必再到法院,直接就能和网站协商解决。
五、应急管理——新冠疫情应急管理的应用
区块链提高全国疫情监测及预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1)建立疫情报告数据共享网络,利用区块链建立多层级国家防疫链,在纵向上实现各层级疫情数据共享,在横向上实现跨区域、跨医院的疫情数据同步及交换,为国家统筹监测、预警和控制疫情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
(2)利用区块链,结合大数据和智能合约,实现基层疫情数据分析及预警能力。
(3)借助区块链,建立透明开放且无法篡改的疫情上报机制及追责体系。当需要进行疫情追责时,可在区块链上进行数据溯源,形成完整的、防篡改的责任链条。
2、区块链技术提升疫情应急管理工作的执行效率。
1)区块链技术将确诊人员、密切接触人员,以及各省疫情爆发期间流动人员信息统一进行上链登记,追溯疫情源头人员的精确数据,方便相关部门进行及时排查及隔离。
(2)利用区块链,结合“城市大脑”,进行多渠道数据整合,实现多部门协同推进防疫工作。
(3)借助区块链,进行疫情数据及防疫信息的实时公开,及时破除谣言,稳定社会抗疫信心。将各级政府、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高校等公开的防疫信息与应对措施信息、各地舆情信息、患者画像数据上链存证,保障疫情数据公开质量,客观完整地还原疫情发展现状,缓和群众恐慌情绪;提供经官方验证的病理知识、防疫手段,为科学防疫提供舆论支撑,防止谣言滋生。
3.疫区物资调拨、捐赠及发放
在疫区物资调拨、捐赠及发放环节应用区块链技术,在保证数据真实可信且不可篡改的前提下,可实现全流程、多领域数据整合共享,提高应急物资调拨效率,提高慈善机构公信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区块链,实现应急物资全过程追溯,提升应急物资调拨效率。利用区块链建立物资捐赠管理溯源区块链平台,通过多环节数据同时上链,实现应急物资从物流、仓储、分发到派送的全过程追溯,使需求方有一个方便快捷的需求发布平台,使捐赠方得以顺利完成物资捐赠,确保物资及时到达疫区。
(2)利用区块链,进行应急物资管理,促进各部门间数据整合,实现自急物资调拨协同。
(3)借助区块链,提高慈善捐赠透明度和慈善机构公信力。利用区块链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特点,保证链上机构身份可信、责任主体清晰。捐赠物资的物流信息、总量信息、调配情况、分发情况全程记录上链,多点存储。如果出现挪用捐献物资等情况,全过程数据均可追溯,接受公众监督,促进相关机构自觉守信,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在疫情应急管理领域中,将区块链应用于疫情监测及预警,疫情信息协同与公开,疫区物资调拨、捐赠及发放等场景,可有效促进疫情数据的多来源整合共享,实现疫情应急管理工作的多部门协同,提升应急物资的多渠道调拨效率,为疫情应急管理的信息公开、决策制定及责任追溯提供真实可信的科学依据,在提高流程透明度及政府公信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应急管理效率。经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相信区块链技术将很快应用于更多疫情应急管理相关的场景中,为健全我国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做出贡献。
六、知识产权保护
1、区块链+知识产权保护 ,提供内容全程记录:作者创作出作品之后,利用区块链进行加密登记,登记之后作品就有了身份,它是什么时间创作的、由谁创作的……这些被加盖时间戳,如果谁盗用作者就能够立刻发现。
2、利用区块链可在链上完成确权、用权、维权等环节。它可以记录一个作品的所有变化过程,保证数字内容的价值转移过程可信、透明,并提供原创时间等依据。
3、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许可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创作者设置自己的许可条款并确保它们正在执行。另外,智能合约可以用于直接向最终用户许可内容,从而减少中间商并减少侵权机会。
4、区块链提升知识产权维权效率:区块链存证与传统存证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于系统提取基本信息和特征信息进行时间戳签名后加密上链,不一定需要上传原文件。在发生争议时,当事方拿着原文件与哈希值到法院校验便知真假。针对互联网数据不易存证的难题,区块链的自动抓取程序可进行网页截图和录像、源码识别,将网页截图内容和抓包文件记录在区块链中。
七、智慧城市建设
南京上线全国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照共享平台,提升数据防篡改能力,助力行政事项全程网办;
深圳打造中国区块链电子发票首个试点城市,借助区块链全程完整追溯、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提升税务部门、开票企业和报销企业运营管理效率,大幅简化发票报销流程;
江苏常州设立医联体区块链试点,以期用低成本、高安全的方式解决医疗数据安全保护以及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共享问题;
雄安新区已上线区块链租房平台,尝试解决房屋租赁场景中的租户数据隐私保护及“真人、真房、真住”等问题。
八、城市管理——智慧交通
在城市管理方面,可以打造区块链智慧出行平台,使得交通路况实时数据共享,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同时通过构建覆盖车联网、引导链、停车链、充电链等加强道路安全、缓解交通拥挤、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
九、在金融领域方面:
区块链+智能投顾:产品就是一份智能合约,产品方可以通过该智能合约提供相应的合作,任何一项条款触发,合约里的相关金额就会自动转给智能合约投顾方指定的账户,约束产品方提供正确的、公正的信息。当然智能投顾合约可以针对某几个相关产品进行推荐。
区块链+应收账款:核心企业B向上游供应商A购买原料,并要求赊账,由于B的强势以及A对其还款能力的信任,A同意赊销并形成应收账款,这样A在备货过程中就需要垫资,资金流动性受到较大影响。基于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以及链上信息不可篡改的特点,可以基于核心企业信用的额应收账款凭证,供应商可以便捷地将应收账款进行拆分、转让和融资。
区块链+实体经济:为更好落实中央、省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关精神,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保障各类要素资源与实体经济深度对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单一等有关问题,河北金融学院和保定市发改委联合中国工商银行保定分行共同搭建了保定区块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改平台协同政府和金融机构在金融领域落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政府机构可溯源、金融机构可取信、企业财务数据和交易数据不可篡改的区块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