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在写作中句式中的变换,长句化短句+主语、谓语、宾语+肯定句+否定句。
这节课老师教我们学习了句式中的变换,就是如何写长句子,如何写短句子,长句和短句如何变换?
老师建议,在写作中多用短句,短句的好处:节奏感强,音律美。
与此相反,许多长句一口气念不完,听一遍也记不住,听到后面,往往会忘了前面。
我们在写作中,要养成能用短句就不用长句的习惯。当然,并不是说文章中所有的长句都要改造成短句,该用长句的时候还得用长句。
什么是长句?
比如:小明在看起来非常不好惹的情况下不要对他硬碰硬的交流。
那什么是短句呢?
比如:最近迷上了吃糖醋鱼和糖炒栗子,风大,一边走一边剥粟子吃。想起徐志摩知道陆小曼爱吃糖炒李子,风雪交加中去给她买。梨子是自己买的,也是自己剥的,很香甜。
又比如:沉溺了,桂花开的正烈,香的失了神魂,这八月,适合来杭州,谈一场和城市的恋爱,与西湖交缠在一起,永不分离。
这两段就是短句。
那我们如何学习长句化短句呢?
常用的方法就是,把长句里面我们常用的修词啊,还有并列的名词、动词,把它给抽离出来,抽离出来后单独成句子。
比如:王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的抑扬美和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的回环美。
这是一个长句子,把它变成短句:
“王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
王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
王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是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回环美。”
那这一个句子就传达出了很多个意思,第一个就是那音乐美,它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还有那个是以抑扬美是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的。还有一个就是回环美,是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构成的回环美。
老师把它拆分成了三段,但对我来说,还是有点似懂非懂。
老师说,拆分的意思就是把主要的名词提出来,然后再把形容名词的部分再提出来,这样就形成了短句。
老师出了一个长句,让我化为短句。
长句:我只负责一路与这湖光三色沉溺下去。
我拆成了两句:我只负责,一路与这湖光三色沉溺下去。
我让老师拆一个,体会一下。
老师拆成:我一路沉溺下去,与这湖光山色一起。
老师说也可以变成:我沉溺下去,一路与这湖光山色一起。
老师折分的高级多了。
老师说,把长句变成短句的话,它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改成短句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的是,你可以改变它的顺序,但是不能改变它的原意,当然也可以删减,删减里面的一个词语,就是个别的词语。注意:可以改变语序,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它本来的意思。
我恍然大悟,还可以改变语序、删减或增减,一句词语可以上下来回挪。
老师说,对的,但是一定要遵循,它可以改变顺序,增删个别的词语,但是不能改变他本来的意思。
其实长句变短句,短句变长句,都是为我们文章的主旨来服务的,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就用什么样的句子,想增加文章的音韵美,那就用短句,想增加文章一些比较严肃的感觉,那你就用长句子。
哦,这样啊。
老师说,你要能够知道,所有的句子,其实都是要包括“主、谓、宾”的,长句子其实就是对主谓宾的一个扩充。
就是主语、谓语、宾语。
对于长句子来说,我们首先要找出它的“主谓宾”,即“主语是谁?谓语是谁?宾语是谁?”
比如:“我做饭”。
“我”就是“主语”,
“做”就是“谓语”
“饭”就是“宾语”。
“谓语”基本上都是“动词”,“宾语”就是“名词”或者“形容词”。
像”我做饭”是一个非常短的短语,那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扩句,比如:
我现在正在做饭。
我现在正在听着音乐做着可口的饭菜。
再比如:为了完成任务,我苦思冥想一晚上,终于知道应该做什么样的饭菜,能够得到她的芳心。
以上三句就是长句,长句对于短句来说就是扩句。
老师说,要能够知道,所有的句子其实都是要包括“主谓宾”的,长句子其实就是对主谓宾的一个扩充。
老师抛出这样一个长句子,“我知道我体内有一种与这个城市很合拍的东西。”
让我把这句改成短句,并且把主语 谓语 宾语找出来。
我试改了一下:
我知道,我体内有一种,与这个城市很合拍的东西。
“我”是“主语”,“合拍”是“谓语”,“城市”是“宾语”。
老师说,做得非常棒!
我呢,其实还是有点似懂非懂,好像是蒙对了。
老师问我懂它的意思不?
我说不懂,因为我不知道它传递的什么信息,体内有什么东西,意思很模糊,没说清楚,我不懂。
老师解释,体内有东西,从这句话能够得出一个信息。因为它只有一句话,具体是什么东西,我们需要继续读他的文章。我们不可能在一句话中能够获得很多个信息,只能在一句话中获得一个信息。我们可以把这个信息提炼出来,进行缩短句子,把它长句化为短句。
老师又把这句化成了短句。
把“我知道我体内有一种与这个城市很合拍的东西”。
化成短句:我知道,我体内有一种东西,它与这个城市很合拍。
老师把这句长句化为短句时加了一个“它”字。我才知道,还可以加上别的字。当时我本来也想加的,又害怕不能加,就没加。
老师说,对呀,要相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文学,它不是数学讲究非常的精准。文学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添加和删除词语,但是要保持它原来的意思不变就可以。
我说:只要意思不变,灵活修改就能成为自己的是吧。
老师说:你这样理解是非常正确的。
老师说,你再试着改一句。
孑然一身的我行走在唯美如画的春风里。
我改成:孑然一生的我,行走在唯美如花的春风里。
老师说,再试一下,还能怎么改呢?
我又改成:在这唯美如画的春风里,孑然一身的我,在这里行走,好惬意呀!
老师说,改的太棒了,会灵活转换了。
老师说,长句化短句我们已经掌握了,那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个句子变换:
是“肯定句”与“否定句”变换。
知道什么是肯定句、什么是否定句吗?我们如何来进行转换呢?这仍然是要保持语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肯定句变为否定句,主要加“否定词”。
否定句:不、非、还没、没有……
比如肯定句:这场比赛对你来说至关重要,你一定要打败对对手。
否定句:这场比赛对你来说至关重要,你一定不要输给对手。
肯定句,否定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直率、明确,否定句的语气比较委婉、灵活。
好,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关于写作的三个基础知识点:
01.句子的变换,长句化短句的作用
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
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节奏分明,听起来声声入耳、简洁明了、铿锵有力。
02 主语、谓语、宾语
我吃苹果。
我:主语
吃:谓语
苹果:宾语
又比如:今天我去学校踢足球了。
主语:我
谓语:踢
宾语:足球
“谓语”基本上都是“动词”,“宾语”就是“名词”或者“形容词”。
03 肯定句、否定句
比如:说成“退耕还林还草难”,未免显得消极;说成“退耕还林还草不容易”,既表现出工作有难度,语气缓和,又不致影响士气。
肯定句,否定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直率、明确,否定句的语气比较委婉、灵活。
老师说,说话、写文章,常常将意思相关的肯定句和否定句结合起来运用,可以起到相互补充、映照对比的作用,这样能使语意更鲜明。
好,关于学写作中一定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就先分享到这里,下个星期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