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哲学伦理观念"属“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 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等。”下面介绍泰国的民间哲学伦理观念。
泰国社会伦理道德总的来说源于人类自身对周围环境及人类世界的信仰和认识。它可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超自然力关系三个方面反映出来。它形成的客观因素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庇护制度、家庭社会的教育。它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泰人对人类世界的认识是相信世界的一切是源于四大元素土、 水、风、火(来自婆罗门教)。如人自身体内的四元素平衡时,身体就健康, 缺了某一项,就会得病。在人与人之间,如男女婚姻, 一个水命的女人与 一个火命的男人结婚,按四元素相生相克原理,将会幸福美满的。同样在物与物之间也会这样,如火性植物榴莲,与水性植物山竹一起种,就会共生共荣,反之,会相互损伤。
泰国的伦理道德像其他东方国家一样,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存在着 泛道德主义,也即是说除了人以外,对待自然界、神界等也有一定的伦理 道德。这与泰人的原始信仰——万物有灵论有关。
一 泛道德主义
1. 人与自然关系
自古以来,泰人对待自然恪守从属、和谐关系。崇拜大自然、不破坏、 乱砍森林。认为大的树木是神仙、树神栖息之处,如上述民俗信仰中的达 坚树。用这种观念保护森林中的大树,使其不受普通百姓任意砍伐,维护 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稻谷有稻谷女神,要加以保护。若某人一时要进林觅食,先要跪拜,征得树神的同意。对于动物,泰人一般捕捞鱼、 虾、蚌、螺为食,逢重大节日还有放生习俗。不伤害、乱杀大动物如象、牛、 鳄鱼等,遵循佛教不杀生的戒条,否则是罪孽。把土地、江河视作母亲,像对待母亲一样尊重、关心、温和地对待。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泰人常利用人们的鬼魂信仰来保护大自然。这说明民俗有其规范性的社会功能,规范性也是民俗特征之一。社会规范有多种形式,如法律、纪律、道德、民俗。民俗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规范。法律源于民俗。
2. 人与超自然力关系
自古以来,泰人对待超自然力,如鬼、魂、稻谷女神、土地女神以及后 来的佛、婆罗门教神是膜拜、祭祀、乞求为主。如对待稻谷女神,在耕种稻谷的每一过程中,都要祭供或举行大、小仪式;如取得预期效果,还要知恩图报,举行酬神仪式。人们认为不举行供奉稻谷女神的仪式是忘恩负义,当他们遭受各种灾难时,不会有人怜悯、帮助。对待佛像,不能随意放在地上、楼梯下或供奉在卫生间。再如上述的一些禁忌,反映了人与超自然力之间的关系。
3. 人与人之间关系
泰人在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讲究按照宗族、性别、长幼以及不同 的社会地位而区别对待。此外,统治阶级的道德意识与一般人有区别,有 些与民众不同,或者说有些是对立的。有礼貌的人应该使自己的行为合 于地位,绝对不把高贵和低贱之物混淆。可以说对泰国社会阶层的差别 缺乏认识,就难以理解泰人的社会关系。
一般人之间,以和睦、互助、友善相处、礼貌待人为基本准则。泰人的 伦理道德是不与别人产生矛盾,尤其是对有地位的人。朋友之间强调彼 此和睦,维护彼此间的感情比彼此之间争强好胜更重要。师生之间,学生 无一例外要服从老师,不听老师的话的学生被认为是忤逆的学生,将不会 有长进,人们也会讨厌他。尊师是社会崇尚的公德,学生视老师似同父 母。对待地位高的人、上级或主人,要向他们毕恭毕敬和乐意效劳;举止 温和彬彬有礼;语言要礼貌适当。因为泰人相信,那些地位高的人是由于 他前世积德所致,人生来是不平等的。同时要求地位高的人对待地位低 的人也要宽厚和乐意助人。上层领导者是不可冒犯的,大部分下层被领 导者甘心尊教和服从领导者,不能有任何批评和不满,这是古代的庇护制 度或当今的庇护关系造成的。
古代,上层的统治阶级包括国王、王族和大臣是官僚制度、等级制度的制造者。他们的伦理道德:“各自都认为互相之间彼此彼此,谁也不是 神,谁也不比别人更有德行。权力的争夺乃至国家财富的争夺等政变,往 往是在上层统治者中进行。”在平民百姓的眼里,他们是高不可攀的、不 可冒犯的、生来便是享福的阶层
(1)个人与家族之间
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最使他难堪的不是他个人或使他人遭受什么 损失,而是感到对不起祖宗,给祖宗丢了脸;如果他个人取得了什么成功, 最根本的原因不认为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而认为是祖宗神灵保佑的结 果,他要感谢的不是直接帮助他的人,而是祖宗,因而要虔诚、隆重地给祖 宗神灵祭供。亲属或宗族成员间依据彼此之间的亲疏,要报答恩惠
而家族中每个成员都有互相帮助的义务, 一旦某人遇到困难,如修盖 房屋、种田收割、遭受灾祸、操办婚丧喜事等,家族成员都会自动尽力给予帮助,而不计报酬。
(2)个人和家庭
1)长幼之间。尊老爱幼是泰人的传统伦理道德。尊敬、顺从资历高、辈分大的老人,每逢举行重大的节日或宗教仪礼时,都要请辈分大、位高资深的老人来主持。宋干节,人们向老人洒水祝福,给他们洗脚表示尊 敬。路遇长辈,必先合十致敬、问安、让路。
2)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成员间关系是按照性别、年龄来排列成员的 地位和层次、权利和义务。但泰国除一般性的伦理道德外,还有来自入赘 婚婚俗的,如最小的女儿在父母年迈时,要赡养父母;泰国人婚后由于较 多男从女居,所以在姻亲关系中处理好岳父、母与女婿关系重要而突出 还有来自佛教的教导。如作为男孩要剃度出家报答父母的恩德来孝顺父 母;禁止与父母顶嘴或做使父母伤心的事,不然死后会入地狱或投胎为残 疾人
(3)男女之间
泰人的伦理观念是女孩应在家生活,不能像男孩那样随意外出活动 女子不应跨过男子或在爬高时下面有男子,这会使该男子挂戴的灵物失 灵。女子不把对男子的爱慕之情表露出来;男子必须是先示爱一方。男 女之间的肌肤相亲和婚前性行为被视为错误,这就是泰族的“犯鬼”习俗, 男子有同时觅有多个爱人的自由;如女子也这样做,则不被社会所认可。正如俗语所说:男子像天上飞的凤凰,可以任意栖息在某棵树上;而女子像地上的树,只能原地等待男子来选择。古代,在泰国北部,引诱妇女、强 奸妇女将受到惩办,甚至在肉体上接触妇女者都会受到谴责。当今,在从 妻居的农村家庭,女婿置身于女方的家族中,要依赖岳父母的土地等经济 支持,所以在夫妻关系上虽然以丈夫为主,但事实上妻子地位业不低下, 常常是妻子掌管家庭经济。在城市,中、上层人家家庭,妻子要服侍丈夫, 成为丈夫的内贤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