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教育,言多必失。资质尚浅,寥述胸臆。
没有谁生来就能走能跑,没有谁天生就能写能算。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呱呱坠地起就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踩出来的,至于过程是否曲折,留下的眼泪和汗水都已变的不再重要。我们对城市的诠释就是钢筋混凝土般坚固的牢笼,其实不然,牢笼应该是对现行体制下我们身处环境的真实写照才对。
最初的时候,我们讲究人人平等,但说着说着,话的味道就变了。到了学校,孩子被分为了优劣,等级被分为了上下,老师和孩子之间总有那么一道高台,孩子和孩子间总有那么一道鸿沟。一套体制砸下,老师讲的永远是对的,拳头最大的永远是孩子间的孩子王。回归家庭,孩子被分为了大小,关系被分为了亲疏,大人和孩子之间总有那么一段距离,孩子和孩子之间总有那么一点间隙。一番亲情砸下,大人说的孩子必须听,年龄小的也总是在襁褓里卖萌撒娇的那一个。
与其说是谁改变了谁,倒不如说是环境和社会改变了谁。本以为长大了就可以高呼自由,但事实却告诉我们所有的幻想都是扯淡。生活不过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总会有你想不到的盐和酒精来舔舐你的伤口,虽然消毒,却是钻心的疼。
躲过了小学的校园暴力,一头扎进中学的社会压力,同样是力,作用在身上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小学时,面对这种力,老人们告诫我们“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中学时,面对这种力,老人们开口劝慰“有压力总是好的,毕竟转压力为动力,学习才会进步。”,那么我不禁要反问一句,我们是压力锅吗?倘若是,我们也不过肉体凡胎,压力锅压力大了都会爆炸,何况我们。倘若不是,我们又何必听从这些所谓的说教。
当你深陷这一泥潭的时候,作业会遏制你的咽喉,考试会堵塞你的呼吸,唯一庆幸的是你仍可以保留自己的思想,但却一直是在痛苦中沉沦的。虽然我不知道轻则一两套卷子重责四五本练习册对我们的未来有什么重大影响,但我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样的教诲。
有很多时候,因为一点小错误,你会被老师骂的狗血临头,兴致高昂时甚至会被弹脑门,但你又无法反驳什么,毕竟咱是学生。而家长有时候会不明事理的添油加醋,趋炎附势的要求老师多帮着教育,这样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请不要扯了,这样的作为无非是在扼杀,用的是一种不见血就扼杀的办法。虽然你们教育了我们,亦或是你们养育了我们,我们可以铭记这样的恩情,但请不要把我们当成动物一样驯服,好吗?我们有自己的思维想法,有自己的做事方式,你们可以纠正指责,但请不要指手画脚。
孩子遭受哭累的时候,家长是帮凶;孩子忍辱负重时,家长是看客。不奢求你们能懂我们,但至少不要太拘束我们。也请你们记下孩子任何时刻,任何场所委屈求全的样子,因为那也是你在生活中,工作中的样子,那也是你们的写照。
当我们真正熬过了那段自以为很苦的日子后,本以为脱离家庭的束缚会很幸福,但真正脱离了,我们才发现我们又陷入了另一个悲剧,一个我们的所有都可以被撕碎的新起点。我一直都自认为教育本身并无错,错在于师,也在于生。不过后来我明白了,错都可以归咎于庸,庸人,庸世,庸俗,庸师。
我向来不苟同于是非与对错,但我现在是真的想明白了。当我们十八岁,背起行囊,踏上去往远方的征程,不远千里的求学,换来的只是忙碌与无为。有人说忙会显得充实,但你是否想过有一种忙等同于盲,那是盲目也是盲从。原本可以潇潇洒洒,却被不经意间记下名字,从此,冗杂的,脏乱的,粗鄙的,荒诞的,原本平静的日子却多了几分鸡飞狗跳的感觉,但凡是人能做的事,都会接踵而至的交到你手里,而你能做的就是点头哈腰,稍微的一丝不满都可能会遭来白眼与批评,但还是那句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除来接受,别无他法。
要说所有一切的源头,不过是源自一庸师,一庸人。庸人常自扰,他则常扰民。这可能便是对其唯一的褒奖了。
有时候忙碌会让人感受到撕心裂肺,忙碌也会招致废寝忘食,身心疲惫的时候也只能用责任和义务独自安慰。没有谁生来就是舔着脸撒泼打浑的,也没有谁生来就是为别人服务的,及即使有着年龄辈分的差距。究其原因,要么是有所图,要么是被压迫,而后者等同于我。
借用海明威的一句话“你可以杀死我,但绝对打不败我。”同样,你可以使唤我,但绝不可以羞辱我,谁都会有尊严,谁都会有人格,不要总想着摧毁别人的理智,剥夺别人的意识,没有谁本身就是被奴役的工具,倘若不是为了一纸文凭,在我眼里,蝼蚁尚比你强。
家长们,请记下孩子委屈求全的样子,写下此文何尝不是如此。教育本无罪,庸师自担之。不要总是自以为是的教育打骂,也许孩子需要的是关心和呵护。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的家长以及人生路途上的庸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