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旬已至,半生薄凉。
也曾年少轻狂,血气方刚。
也曾克己奋发,胸怀激荡。
也曾鲜衣怒马,气宇轩昂。
终是柴米油盐挫了锐气,断了念想。
终是人情世故磨了棱角,弯了脊梁。
2.
卧龙蛰伏,待时而动,
善隐者胜,善显者败,
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谋大事者,必藏于心。
所遇困阻,皆为阶梯,
所遇痛苦,皆为养分,
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强大。
3.
不必与人立黄昏,
无问自知粥可温。
何需他人共捻灯,
一人也可书半生。
黄梁陪我夜已深,
糟酒何苦与人分。
最是无用相思泪,
自梦自身与前尘。
明月星辰恰自赏,
茶冷意在怕出神。
衷肠何须与人讲,
残梦何必再重拾。
4.
千帆过尽,方解油盐非易事,
青丝渐白,才知岁月不饶人。
年近四十志渐衰,久叹青春不重来。
东拼西闯无一获,额头青丝一半白。
5.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让人拍案叫绝的词是毛泽东的《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二五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真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坠,赖以柱其间。
这首词令人拍案叫绝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胆魄绝无仅有。这首词是毛主席在长征途中所填写。山是造成红军长征途中的主要困难之一,高险严寒飞鸟难过,但毛主席不以为然藐视其险阻难过,用“未下鞍“ “战优酣”战胜了“刺破青天“的高山。毛主席藐视一切困难险阻并征服取胜的胆魄令人叫绝。
第二,艺术手法过人。“离天三尺三”的夸张手法写山之高,“倒海翻江卷巨澜”的比喻手法形容山之多连绵起伏似大海之巨浪,又用“刺破青天“的拟人手法形容山之险又高 ,但都诐红军战胜了。用山的多,高,险来反衬红军的所向无收的英雄气慨。其艺术手法让人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