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
一、提高思想认识,传承尊老美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传承中的精华,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空话”。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为全社会作出表率,细微之处传递“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尊老理念。重阳节包含着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身处新时期,我们应该借“尊老爱老”的时代东风,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在日常尊老敬老中培育亲情,用传统文化滋润心田,让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思想助力行动,解惑银丝难处
百善孝为先,尊老敬老、身体力行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身处新时代的我们,要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纵观全局,开拓视野,客观全面看待当前我国“尊老敬老”面临的困境。在新时代,敬老孝亲不仅仅体现在端茶送水、洗脚捶背的点滴行为里,更应该以时代的标尺描绘老年人的幸福模样。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并非一成不变,这需要我们敏锐地捕捉老龄化社会中的新问题、新矛盾,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面临当前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关键时刻,人口老龄化国情意识亟需增强,老龄工作实招硬招亟需落地,以积极应对“银发浪潮”的步伐局势。只有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才能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贯彻落实好,才能把老年人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好,才能真正为广大老年人纾困解难、创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