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观念被明确,逻辑上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个和它紧密相关的观念同时出现。在逻辑学中,这种密切关系,通过长期合理的推论被表达,拉丁语中是“跟随”。(与其相反的是不合逻辑地推论,“不跟随“)
仔细思考一下,比如,许多老师和家长用来鼓舞孩子的一种观念: “如果你相信你自己,你做任何事情都会成功。”通过这个观念可以衍生出,信念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既不是才能也不是努力工作。之所以会有这两个等价的观念,是因为它们所表达的含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除了传达等价观念,在含义中有很紧密的联系外,一个观念也意味着其它观念。比如,如果观念认为善与恶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那就意味着,人们不被共同的道德标准所约束。当塞缪尔.约翰逊说: “但如果他真的认为善和恶之间没有区别,当他离开我们的房子后,让我们数一下我们的勺子。”这句话时,头脑中是有这个含意的。
如果我们可以充分意识到,紧密连接的意义和我们所遇到观念的含意,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从不可靠中挑选出可靠,从愚蠢中挑选出明智,从有害中挑选出有益。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接受观念的表面价值,并且还接受的很少,或者根本不去思考与它相关联的意义和含意。在此期间,我们的行为适应于那些意义和含意,不论我们是否真的知道它们。
为了理解人们生活中观念的影响,仔细想来,这一系列事件始于一个多世纪以前流行于心理学,并一直影响至今的观念。这个观念是 “智力被基因所决定,是不可以被增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