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一听名字就喜欢,清新雅致,简约利落,还能让人有点暇想。
这是2022年虎年春晚的一出舞蹈,源自北宋十八岁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这些年的春晚基本上是不看的,在这个媒体泛滥的时代,能看好看的节目太多,春晚早就不再有独家魅力吸引人,刚吃完年饭,电视虽然播放着春晚,也没太在意,过年图个声音热闹而已。我在跑步机上走着,耳边传来一阵悠扬的古典音乐,回头瞥了一眼电视,一幅绝美的国风画面吸引了我,青绿腰、高峰髻、远山眉,画面中青峰叠嶂,绿水隐现,舞者眉眼锋利,绛唇高髻,利落甩袖,隐入画中。。。。舞者以绚烂之身,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江山,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诗剧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以雅致清丽的中式美学营造跨越千年的梦境,用山水人文风骨颂赞祖国千里江山,值得用心去观看舞蹈,用心去感受那个时代。
从《只此青绿》这样一部精彩的作品中,观众可以对匠心之美再认识,对传统之美再感知,这也是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而中国风节目的一再呈现,与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需求密不可分,这些节目的内容均取票于我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能够带领观众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化向心力,激发出更多人的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有根,这个根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读懂文艺创新背后的文化自信,我们就能创作出更多的文艺精品,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传统之花永开不败,让文化自信挺立不倒。
《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色绢本,长约12米,宽50厘米,气势辽阔超凡。全卷画面远近山水,气势开阔,村舍集市、渔船客舟、桥梁水车和林木飞禽,笔墨工致,位置得宜;全卷青绿重设色,表现了山河秀丽。上层峰峦叠嶂、逶迤连绵,图中繁复的林木村野、舟船桥梁、楼台殿阁、各种人物布局井然有序。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皴,后施青绿重彩,用石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显示青山叠翠。江河勾出水纹,与没骨色彩形成反差对比。全图既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
更让人惊奇的是《千里江山图》竟出自一个18岁的天才少年——北宋王希孟,这也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因为王希孟在20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关于他的史料很少。是中国绘画引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据说此画还得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的指点,《千里江山图》后来被当时的宰相蔡京收藏,他在上面记述了收他入翰林书画院的经历,《千里江山图》后在清乾隆年间收入宫中,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同样是北宋绘画,我想起了闻名遐尔的《清明上河图》,画的是汴京今日的开封,《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此文摘抄甚多,因为喜欢《只此青绿》,多了些关注和了解,由此爱乌及乌,权当学习扩展知识,用文字记录美好,才能不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