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说说咱们中国人爱围墙的深层次原因。西南政法大学研究员刘云在他的文章中剖析了这一问题。
近年来“城市病”开始逐渐蔓延开来,这个病最大的特征就是交通拥堵,于是人们开始对城市规划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家一关注,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国家大块的城市用地都被众多单位办公区与住宅区大院占用,大院过多,每个大院都毫不例外的被围墙包围着,公用的小街小巷太少,导致“毛细血管”不畅通,进而造成了道路堵塞。那么咱们国家为什么有那么多围墙呢?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围墙呢?
虽然说城市病是这几年才显现的,可围墙问题却是个历史问题。刘云在文章中指出中国人的围墙意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历史上我们的土地太过稀缺了。
中国老百姓对土地的珍视程度,外国人都是看在眼里的,根据斯当东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记载,英国使团来访的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间,中国的土地利用就非常紧张。交通主要依靠水路,公路既少又窄。除了皇帝的御花园外,全国很少有公园和其他公共娱乐游玩地带。大地主们也不肯划出大块土地,不搞生产而改作娱乐或者运动的场所,所有的耕地也从不休耕,全部用来种粮食。
这情况可把英国的使者们惊呆了:“中国固然人口众多,但不是说疆土也是极其辽阔的吗?”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个东方大国的人口压力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再看那会儿人家英国的状况,英国是典型的人少地多,人均占有耕地十亩,高于中国三倍。因此,当时的英国农民不仅可以吃饱,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吃好喝足”。
必须要指岀的是,当时英国还有八百万英亩荒地,也就是说,全英国每人还能拥有一英亩的土地储备,可以任其处于荒芜的闲置状态,一英亩相当于中国的6.2亩。当时整个欧洲的情况与英国也相似,据谢和耐《中国社会史》记载,“欧洲是—个遍布草原、休耕地和森林的地区,它从来不缺少可耕地”。了解了这个事实,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英国人对中国乾隆年间的耕地与粮食紧张状况如此惊讶了。
土地充足,根本用不着争抢,因此西方社会的围墙就特别少。直到今天,西方国家从政府机构,到学校企业,都很少有围墙,连私密性最强的私家别墅也少有围墙。当然,并不是说西方完全没有围墙,即使有围墙,“墙”材料的构成也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是花草树木组成的“绿色围墙”,令人赏心悦目,这种“绿色围墙”更多的是出于美化环境而不是封闭的需要。
中国围墙意识强烈的深层原因是中国自古以来饱受人多地少、耕地严重匮乏的困扰,对土地资源的珍惜意识比西方强得多,这使国人有一种对土地资源的强烈争夺和占有意识,这种意识就转变为围墙意识,只有把属于自己的土地用围墙围占起来,才能满足自己对土地的占有欲,防止别人争夺和占有自己的土地。
按理说,中国的众多单位与住宅小区如果也搞西方那种“绿色围墙”,从技术到资金都不是大的问题,问题是在人多地少的国人意识中,有限的土地资源太珍贵了,靠西方那种华而不实的“绿色围墙”来“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是不可靠的,只有靠坚固的水泥砖块围墙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珍贵的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