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73 2022年9月19日 星期一
《传习录》——王阳明著 费勇译
领读
《序言》
介绍王阳明的特点和他人生的传奇经历。
[爱心]1、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王阳明恢复了哲学的本意,告诉我们什么是“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爱心]2、有些人活着,不仅是做事还要做人。王阳明就是这样的人。
[爱心]3、王阳明就如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是入世修行,他坚持在官场中活出了自己。王阳明成就的圣人人格是一种更自律更有尊严的人格。
[玫瑰]青音姐解读
[爱心]1、王阳明认为学术不是只在书斋里,而是在实践中。
哲学、心理学和文学的书籍不重要,你的思考、感悟、行动和实践才最重要。
[爱心]2、生活方式的前提是生活,不能总是不停的报课和学习,那不是生活。生活是一日三餐,是吃喝拉撒,是人生趣味。
[爱心]3、更好学苑的理念:学习心理学不只是为了疗愈创伤,而是让心理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哲学与生活必须融为一体才是有益的,否则就是有害的。
[爱心]4、如果心理学大师是让你花钱、让你把老师和同学当亲人,让你脱离生活,那是害你。这是判断你学习方向是否正确的最直接的方法。
[爱心]5、你学习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是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爱心]6、王阳明不仅成就了事业还成就了人格。
[爱心]7、为人处世的三个层次:
(1)按部就班的过活:学习、读书、找工作、生孩子、过日子
(2)成就事业:比如辞职创业、当主播、考心理咨询师等
(3)成就人格: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人格,他的人格极具魅力并影响他人。
[爱心]8、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折腾啥?平平淡淡才是真”。你看一看他是轰轰烈烈的过人生吗?他是用对你好的口吻对你催眠,这是第一个跑偏——一个按部就班的人整天跟你谈人生感悟就是瞎扯,第二个跑偏是由成功人士带来的:我们不能活成一个毫无底线的人。
[爱心]9、“行动力强的人最好命”——你得先有行动力才能真正认同这句好。
[玫瑰]今日金句
没有活出自我的人是没有自己的座右铭的,他的谈论都是别人的复制。
你只要好好的折腾、好好吃苦,活出自己,你就会有自己的座右铭。
[玫瑰]冥想时刻
今日主题
《自我有用感 》
人没有办法只为自己而活
一个人需要感觉自己有用
这是一种被人需要的感觉
这样才会觉得自己活得有意义
否则人的生命力就会慢慢的枯萎
通过冥想
我们要自己寻找自我有用感
祝你新的一天
从容淡定、收获多多!
补充:
小伙伴们,早上好,今天是2022年9月19日,星期一,又是一个美好而永不再来的一天,希望今天的你是健康的,快乐的,有收获的![玫瑰][玫瑰][玫瑰]
正向生活行动营 Day173《传习录》
1. 关于王阳明心学,《传习录》是最好的读本。王阳明的一生是实践生活的一生,阅读《传习录》要和王阳明的生活实践相结合。
2. 王阳名原名王云,又名王守仁,生于1472年,直到5岁还不会说话,改名守仁后开口说话,他很小就显现出了不凡的天赋,另外他一生的经历非常传奇,就像一部武侠小说。15岁一个人游历一个月,从南京到长城、居庸关一带;17岁江西结婚;1506年因抨击太监遭廷仗,后被发配贵州,1510年任庐陵县令;嘉靖七年,广西回浙江的路上,生命到了最后一刻。
3. 十岁的王阳明就质疑老师,他说中进士不应是人生第一等事,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做圣贤。
4. 没有禅宗不可能有宋明理学,但王阳明最终没有成为禅宗的信徒。他对亲情、人性不能忘却,通过孝道才能不为亲情所累,亲情是良知是天性,禅宗、道家并不喜欢尘世,要故意远离尘世。
5. 王阳明一生最大的特点是担当,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他把儒家的自我担当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心血就是在生活中不断自我担当的过程中渐渐行成的。
6. 陶渊明成就了一种自由而尊严的诗意人格,王阳明成就的一种圣人人格是更自律更尊严的现实人格。
7. 王阳明看来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才是生活的本质。所有干货、理论都没有行动更有用。学习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照顾好自己的家人。你的学习是为了你的生活,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人。
8. 学习所有知识的前提是你得生活,生活是一日三餐、生活是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生活是亲情爱情友情、生活是人生趣味。
9. 王阳明最了不起的是他不仅成就事业,还成就一种人格,人的一生分三个层次:一按部就班,二成就事业,三成就人格。
10. 你不用整天记金句,你只要让自己好好折腾、好好吃苦、好好创造、在红尘世俗中轰轰烈烈地修行,你会活出自己的金句。
今日金句:
学术不在书斋里,而是要实践。
一个没有活出自我的人是没有自己的座右铭的。
🧘♂️今日冥想:自我有用感
补充:
Day175
2022.9.19 星期一
今日解读 王阳明 传习录
[爱心]心学: 王阳明的一生最好的诠释了什么是知行合一,什么是致良知。用实际的生活方式,用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让自己像一个圣人那样活着,王阳明一生的理想都是想要做圣人,这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如果一个人不能照料好自己,其实内心是虚弱无力的,真正的强者也是入世的,而不是出世的,也是王阳明和陶渊明的不同,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世外桃源是不存在的!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哲学即生活,生活即哲学,王阳明的一生最好的诠释了什么是知行合一,什么是致良知。不避世,最大的特点就是担当。
[太阳]人类喜欢去神话一些自己喜欢的人,当作神供奉起来!而王阳明确有其不凡之处,十一岁便出口赋诗,十五岁就一个人出游长城居庸关,十七岁成婚,成婚当天因其遇到一个道士,谈论起养生之道,直至第二天凌晨才被家人找回。
[烟花]龙场在王阳明的精神历程上,是一个有里程碑式的地方。龙场悟道即出于此。临终: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读书考试出人头地。不只是这样而是要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成就一种人格,王阳明就是这样的极少数人。先内圣而后外王。
王阳明看来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考试只是他实现学有所成的一个途径而已!如果说陶渊明传习录成就了一种自由而尊严的诗意人格,王阳明活的更自律更有尊严的圣人现实生活。学术不是只在书斋里而是要实践,
[爱心]我们正向生活行动营一样的也是,青音姐一直告诉我们,书本不重要,你的思考你的感悟以及你的实践你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只是生活方式。而脱离生活本身,让心理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再只是看病治病研究病,为了疗愈而疗愈,这也是青音姐创业better更好学苑的初心,你学习的目的是把你自己的日子过好,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爱心]王阳明最了不起的是他不仅成就事业还成就人格,大部分人生活都有这两个层次,人第一个层次是按部就班的生活,第二个层次是成就事业,往往很多人到这一步人生走的已经差不多了,而王阳明走到了第三个层次,这就是人格,这种人格魅力是能影响他人的。只有你轰轰烈烈过你知道成就事业是怎么回事,才有资格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反之就是平庸,自欺欺人的过着顺其自然,知足常乐的活的万般不开心的活着,只有认命。这是第一个误区,很多人就是这样跑偏了。没有活出自我,没有自己座右铭,不过是别人的复读机。不用每天记金句,只让自己好好的去折腾去吃苦,好好的去创造,在尘世中轰轰烈烈的,你得先有行动力,你才能真正认同这句话,然后这个道理才会变成你的道理。
[太阳]第二个误区成功人士给挖的坑,对于成功人士的,只要我们能成功任何手段都可以用,毫无底线的成功人士是不可取的。
[爱心]今日冥想: 自我有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