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如战场,你永远不要相信你的对手,会对你心慈手软,会给你太多的机会。商场中,客户的争夺异常激烈,其中也不乏各种套路。以前笔者一直以为金融圈的人套路都很深,但和广告圈的人接触多了发现山外还是有山,近日,笔者给套路了几次,深有体会。
套路一
某广告公司运营者买陪聊粉
重复使用以获取利润
//套路二//
①在推广页面找到微信号。
②把推广的微信号发到同行群里,让同行先加一遍
③问你是否很多同行加你(肯定会有很多人加的)然后跟你说你给人套路了,问广告负责人联系方式。
总结:制造需求快速抢夺市场份额
//套路三//
截流新模式
让你措手不及
脑洞打开
资源就能进来
城市套路深,每个游戏都有自身的玩法和规则,很多高阶的玩家会利用自己对规则的理解去试探游戏的底线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只要是良性的竞争,每个平台都是默许的。
然而如果是恶性竞争,或多或少都会损害某方面的利益,这样的操作很难走远!对于这些毫无底线的一小撮人,笔者也只能说人在做,天在看,凡事不要太过份。
造成广告圈竞争这么激烈的原因在于哪?起源在于最近金融圈的一个比较流行的盈利模式:通过打资源导入交流圈进行教育,再切入产品转化。这种模式迄今为止都是比较成功的,然而模式对资源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原料的好坏决定了后期加工的效果!然而对于网络推广这事,相信是很多金融同行心中的痛。痛点在哪里?
成本越来越高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资源成本在项目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渠道给的报价一路飞涨,其次产出的效果比以前差了不少,此消彼长问题就突显出来了。每一个模式从开发测试,到上线商用,随着时间的流逝,模式的红利也就慢慢消失,当有一天到达或者低于临界点的时候,这模式也就会被市场淘汰了。
数量越来越少
造成这问题很大原因是广告商出于成本及效果的考虑,一直沿用老套路,教育用户。用户在高强度密集式地轰炸下,变聪明是理所当然的。把引流的用户比作池塘里的鱼,当同一个鱼饵重复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上钩的鱼自然就会减少了。
那为什么广告公司没有新模式出来呢?究其原因是研发的进度远远没有红利消失的速度快。大型的广告公司本身都会有研发团队,都会通过自身的资源去试错,验证成功当然会投放市场了,但往往事与愿违的情况是比较普片的。
质量越来越差
这要归功于媒体及金融同行的教育,让粉丝们在选择的时候更谨慎了。再加上某些广告同行为了自己的利益通过各种非常规的手段拓客,某些非常规手段本身就是以伤害对手效果为前提的。还有一小部分广告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不顾客户的利益的情况下,把水军引进来,以次充好地获取利润。
出路在哪里?
第一、自建鱼塘,整合各种资源,搭建小生态
被引流的用户所在地就好比一个鱼塘,鱼塘里面的鱼便是准客户。要鱼塘活起来最快的方式就是自己往里面放鱼苗。推广资源也是一样,需要自己通过比方说SEO、百度系产品(贴吧、文库、问答等)、腾讯系产品(各种社交软件)等渠道引流到鱼塘来,这做法相对比较慢,但时间长了效果就突显出来了,因为互联网很多方面是符合长尾理论。
第二、找你认可的人长期合作
网络推广是个长期的工程,如果在还没有足够心里准备,以一种尝试的心态去试的话,结果的好坏可预期大部分时间是不好的,因为渠道的波动是很正常的一个事情,如果你遇到高峰的时候,效果非常好,如果遇到低谷部分,效果就不太好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看人家做的时候都很好,轮到自己做了,就未必有这效果。
每个广告公司或团队都是有他可取之处的,笔者建议相对低风险的操作方式,选择两到三家相对固定的合作伙伴,长期的投放广告,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分散风险的同时通过长时间合作和沟通降低偶然性。
第三、提前准备,给推广引流以足够多的渠道及足够长的时间
鉴于鱼塘里的资源数量和质量都没以前好的状况,提前准备,错峰引流不失为一个提高质量的途径。现在引流打广告的时间太过于集中了,比方说明年开年之后相信又是一个抢夺资源的关键时间,导致的结果只有把价钱推高和质量下降。
俗话说“好天收埋落雨柴”为什么我们不换一下思路,在年前提早准备好呢? 很多人说过个年粉丝的热度都下降了,笔者认为这是急功近利的思维造成的,粉丝是需要引导和建立信任度的。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在社群发发红包,发发祝福,不是更接地气的让粉丝产生信任吗?何况错峰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好的资源。社群的建立的根本在于一帮有共同目标的人聚在一起,以集体的智慧把一件事情做好。因此,笔者呼吁打有准备的战,资源先行。
结语
很多客户现在的困境:团队已经失去了寻找客户的能力,只能依靠资源开展业务。笔者相信这困境只会越来越严重!
此困局怎么破?可与笔者探讨或留言区留言。
编辑丨根本英俊
来源丨灼见传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