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鼓鼓的,胀胀的,早晨的饭菜还没有完全消化。中午又要吃饭了。
看着桌子上的八大盘,一点食欲都没有,拿着筷子不想动,鸡啊,鸭啊,牛肉啊,羊肉啊,海鲜啊,一个个翘首以盼,等着人们的垂青,但就是不想吃。
很多人觉得年味淡了,其实是现在的物质丰富了,大家吃的喝的都不缺了,过年吃的东西平时也都在吃。衣服也是换季了也都买了,并且买的还不是一套两套。所以到了过年和平时差不多,甚至到了过年连续几天大鱼大肉,肠胃都不想忍受了。
我是八零后,八零年代的中国还是比较贫穷的,作为小孩的我们,最期待过年了。不但有压岁钱,还能吃到各种各样的好吃的,爸妈这个时候还会专门的,给买一套新衣服。
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时候会杀年猪,而这猪基本上是养了一年的,每天吃了饭用刷锅水和上麦麸或者玉米面,弄一盆给猪吃。夏天的时候还要去割猪草,或者去河里捞一些浮萍兑进去喂猪,然后看着猪埋头苦干,大口大口吃的喷香,身材也慢慢地像气球一样鼓起来,体重也慢慢长起来,等到年关的时候,叫上屠夫,和几个青壮年一起把猪按在架子车上,只听见猪鬼哭狼嚎,那个时候还替猪可怜,好不容易长大了,就被杀了。
作为女孩子看不得血腥面,跑出家门去找小朋友玩,可等到晚上,还不等锅盖掀开,那香气就顺着锅盖沿钻出来,勾起肚子里的蛔虫,我顺着香味就跑回来了,根本不需要妈妈三番五次的喊叫。
煮好的猪肉放在一个大盆里,煮肉的汤也单独用一个大盆盛起来,过年期间煮菜的时候舀上一勺放进去炖菜,那味道绝美了。
除夕往往有守岁的习惯,小时候看联欢晚会到十二点多才睡,大年初一的早晨,五点多就被爸爸揪起来吃饺子,那个时候正是睡的深沉的时候,多想睡个懒觉啊,嘴巴里嘟囔不想吃,可爸爸是说一不可的,再不起巴掌就上身了。只得不情不愿地起床,睡眼朦胧地麻木地往嘴巴里塞饺子。
吃完饭后就去村里去老年人拜年了,说说吉祥话,走一圈回来,两个口袋里塞满了糖果和瓜子花生,有些时候还能要到几毛的压岁钱。
钱虽然不多,但对于完全没有收入的孩子来说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初二的时候,妈妈会带着我们去外婆家。我们揣着竹篮子,里面放着一长条猪肉,大概有六七斤吧,除了猪肉还有一些果子,爸爸还要带着苹果,梨啊之类的东西去外婆家,这一天住在县城的二舅一家也会回来,小姨一家也回来,他们大人就在一起在厨房里忙活,小孩子门就在一起玩玩闹闹,我们就在一旁捂着耳朵看表哥放炮。初二这天,也是外婆家最热闹的一天。
从初三开始,家里陆陆续续来客人,如果来的是男客人,就需要喝酒,爸爸不怎么会喝酒,于是还会叫村里的人来陪酒,妈妈则要炒一桌子的下酒菜,男人在前厅喝酒,妈妈还要包饺子,炖菜。
从大年初四开始,我就痛恨来客了,要知道过年期间,天气是比较寒冷的,手从兜里伸出来都觉得要命,可是如果不帮忙,就只有妈妈一个人干,所以为了帮妈妈减轻负担,只得忍着痛苦包饺子,手都要冻僵了,弯曲不得,包的饺子也是丑陋不堪。妈妈一个人擀饺子,还要来包,我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她的趟儿。
而且那些来客,也许是男人,只顾得喝酒,总是忘记发压岁钱,有时候趁着端菜的机会过去晃几圈,但是那些亲戚只会说,这姑娘又长高了,却不舍得掏钱,所以我包饺子也提不起兴趣。
客人走了以后,我们就要开始吃剩菜了。亲戚走完好几天,家里还都是剩菜呢!
如今爸爸妈妈已经去世,我也嫁了人,没有了可回的家了。过年的那些繁琐也不再有了?
很多人说现在年味淡了,是真的淡了,还是爱我们的人不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