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②修除玄监,能毋疵乎?③爱民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④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①译文:载,承载。营,液体类的物质基础。魄,精神层的。将肉体和精神和在一起,哪个也不多,哪个也不少,能不能不分离?抟,聚拢。将气聚拢柔和在一起,能不能像婴儿(婴儿非常纯净的心)一样?
老子所倡导的是行和神要在一起,而不是行神分离。仔细想想,我们常常是行神分离的,很难安住于当下。记得我曾问过台湾的一位僧人什么是禅的状态,他说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走路就是走路,当时理解的还不深,觉得这有什么南的,后来做的时候觉得真是种修炼,对于我非常的难,思绪万千,很难有片刻的安住。总结起来,都是欲望惹得祸,欲望多,人是很难清静的,伤人伤身。我们常说“初心”,老子用“婴儿”比做此心,纯净之心,这也是告诉我们放下欲望,行和神达到一致。我母亲就是位童心很重的人,六十岁的人看起来很年轻,像40几岁的人,童心重的人身体都很健康,他们都简单、纯净、欲望少。
②译文:修,修整。玄,深妙。疵,瑕疵。清除心中的杂念,能不能做到没有瑕疵呢?
佛家有两首很有名的诗:一个是北宗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另一个是六祖慧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身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老子所讲的这句话和神秀大师不谋而合。以前会觉得六祖慧能高于神秀很多,其实并非如此,而是他们讲的都是修炼,只是境界的不同,就像上台阶一样,需要一级一级的上,累积而升。先达到“静”,才能悟出“空”。
③译文:爱老百姓,让他们活得好,能不能不用心机和技巧呢?天门,万物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之间的枢纽。阴阳变化之间,给我们呈现各种机遇,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安静的状态,不要去主动索取。明白,光亮达到四方。让光亮达到四方,能不能保持没有形式的状态。
老子教导领导者不用心机,而用规则运行。像太阳一样,默默的自然给予,不带目的性,不特意等待回报。
④译文:“天之道”生养万物,保护万物,但不占有万物,不以自己为首领,这就是深远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