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跟他的经历和认知是息息相关的,很难让人辨别谁对谁错。特别是自己的亲人,更没必要去辨别是非吧。
在我上学时,父亲和母亲对我的学习生活,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母亲认为上学就是认字,认识并会写自己的名字即可,或者多识几个字也行,不过认识再多的字都是摆脱不了农民的身份。因此对读书就不用那么“费劲”,放学回家后就应该做家务事,否则,棍棒侍候。那时的我,没少与母亲作游击战。这样,我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已是家常便饭。在县城上班的父亲,一年难得回家几次。可每次见面时都会对我说,“三妹,好好上学,读书才有出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管做什么都要有文化才行”。我喜欢父亲,有点憎恨母亲。憎恨母亲对我不公,对我想做的事百般阻拦。不想让我上学,不喜欢我;只喜欢不爱学习而回家务农的二姐,也喜欢她的花言巧语;老是让我一个人做这做那,哪怕是与年龄不相符的事也让我做,就是占用我做作业的时间,好让我主动退学回家务农。
到后来,历经“磨难”的我,在父亲的支持下,还是通过考上大学,顺利来到大城市工作。这是以前从没梦想到的事,也从此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父母亲来成都与我同住的那段岁月,一向节约俭朴的父亲,总认为我们赚钱不易,花钱时精打细算,且一笔一笔的记得清清楚楚。母亲则认为以前在老家吃了不少苦,在我这儿应该“享受享受的”,没必要过于节约。我比较赞同母亲的说法,父母亲辛苦一辈子,节约一辈子,现在孩子们都已成人;再说,现在物质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自己也有生活得更好的能力。这样,难免与父亲就因生活琐事发生不必要的“争吵”。
母亲是一个文盲,没上过一天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认,更谈不上写,她认为女孩只要能做好农活和家务活就行;父亲是上过“高小”的,当时学习还不错,只是因为错生在那个一心只为家庭奉献的时代,只能半途而废,回家帮家里干活。父亲认为能够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这样女儿家不用做农活了,还能去城里找个好归宿。
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自己的子女,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当时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所说的或者所做是对还是不对。
母亲一开始到我这儿生活,总觉得城里没有农村好,也感觉不是那么方便。出去转一圈后,易迷路。总觉得没有熟悉的人说点家乡一样的话。而父亲在我这儿,找到一群喜欢锻炼的人,每天清晨都要去广场练习太极,也喜欢去菜市场淘便宜的菜和水果。只要孙子在家,都喜欢带孙子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而母亲则在老家做农活习惯了,一下子在城里闲下来就觉得无所事事,很空很慌。不过,在老家与村里人喜欢聊天的母亲,没有多久就找到了好去处,与一群老人一起聊家常,或者出去玩。
当母亲在我这儿,由不习惯到习惯,自己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开始对她的孙子说,好好读书。其实当时她孙子才读幼儿园。母亲空闲时间翻看儿子的画册或者故事书,还让她孙子教她识字。母亲给儿子讲了她以前不识字吃了不少的亏的故事,弄得儿子还老问我,为啥不让外婆读书。
母亲在我这儿,有时争着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了给我们减轻负担,争着接送孩子。有时看到母亲陪伴儿子的诸多情景,心一下子释然了。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她的认知会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她的所作所为都与她一生的经历和阅历分不开的。
对父母亲的所作所为不理解,是没有真正去试着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当我明白时,我就尽可能的不去与他们争辩,最大程度的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但在适当的时候,也要用我们认识到的去影响他们,改变过去一些不好的生活方式。
凡事不要强求,找到适合彼此的方式就好。
无戒写作训练营三期第8天 学号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