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读大学时,二十多岁的我,经常看到袁隆平头戴草帽在一片实验田忙碌着。当时他五十多岁,黑黑瘦瘦,身边时常带着两三个学生。
从长沙市区到湖南农学院的路,要从湖南农科院的一大片实验田间穿过。学校地处市郊,交通不便,大家都没什么钱,所以周末很少进城去玩,便经常在学校到农科院之间的田野上散步,隅尔会一起去田沟抓鲫鱼,清煮了吃。所以,在那一片田野,从水稻播种到收割,都能见到那个叫袁隆平的比农民还农民的身影。
因为学农,我们可能比一般老百姓更早知道有个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当时上《育种学》时,老师讲到杂交育种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概念,简直如听天书。
袁隆平说过:“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这一点都不假。也因此吓跑过一些学生。我认识两个农学系考研的女同学,报考农科院但导师不敢报袁隆平,因为怕天天泡在水田里。
岁月如梭,一晃三十多年过去。当时的年轻姑娘今天已至退休年龄。当时姑娘眼中的“黑瘦老头”袁隆平,今天已是90岁的真老头了。
袁隆平说过:“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饿,让天下的人,都吃饱饭。”他和他的团队,不仅让中国彻底摆脱了“饥饿之国”的命运,也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今天9月7日,是袁隆平90岁生日。90岁生日,他最大的愿望,还是水稻高产,再高产。
“禾上乘凉”的梦想,是袁隆平一生的追求。日前他向湖南省领导报喜:“今年我们的超级杂交稻攻关又取得了重大突破,亩产有望达到3000斤!过去的梦想,如今要马上变成现实,我们的干劲更足了。”
今年,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了世界粮食市场的波动,也给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但据统计,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也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袁隆平的一生,双腿扎在水田里。是他用一生的辛苦与坚守,帮我们摆脱了饥肠辘辘。
因此,面对粮食危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懂得节约每一粒粮食,积极参与光盘行动,这是勤俭节约的美德,也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今天,“90岁袁隆平想开飞机”上了热榜。原来,“90后”袁隆平还有一个心愿:开飞机。
他说:“你们吃饱了,我也变老了。”其实,这个可敬可爱的老头,还真不老。
祝愿他,禾下乘凉,延年益寿;老当益壮,蓝天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