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在地球流浪之前,请珍惜现在的家园
撰稿:祎文
正月初六,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和家人一起观看了《流浪地球》 ,直观的体验是震撼、感动,这部科幻片,把我给看哭了!上一次为科幻落泪好像还是《阿凡达》。
与其说《流浪地球》是写未来的地球的命运,不如说是写给地球流浪之前的我们。
《流浪地球》用中国式的叙事,道出了世界情怀。中国的科幻片,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虽然在特技上身临其境的逼真感有待提升,体验感不如《地心历险记》刺激,但瑕不掩瑜,我忍不住点上一连串的赞赞赞。这部电影既脑洞大开,又很接地气,或者说以“外刚内柔”的气质让人产生许多共鸣,特别是在传统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还是能戳中许多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比如,中国式的家园情结。多年以前2012年地球毁灭说诞生以来,“拯救地球”主题的科幻不计其数,老外们的脑洞再大,大多也不过是逃离地球寻找新家园,也没有想到我们中国人可以带着地球去流浪吧,即使用一万台发动机,流浪2000多年,也不愿抛弃自己的家园。这种“家园情结”是特有的东方叙事,“回家”多次出现在人物独白和对白中,这也是影片潜在的感情线。哪怕地下城的家是那么拥挤昏暗,“家”也是希望的方向。为了回家,可以竭尽所能,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春节,都会涌现出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与家人团圆是人们不可撼动的愿望。
比如,责任担当的英雄情结。实施“流浪地球”计划,刘培强、王磊、老何、韩子昂等这些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英雄,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拯救地球、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宇航员的刘培强,从他的儿子刘启四岁时就到了空间站执行任务,一去就是17年,造成刘启对他的不理解和怨恨。然而经历了“木地”危机之后,刘启理解了爸爸,并成为了下一个“刘培强”。在面临生死抉择面前,他们可以不近人情的理智,进入地下城之前,为了姥爷和刘启同时生存,只好舍弃刘启的妈妈。然而,同样是生死抉择,他们又可以非理性地只为“真情”。当在空间站得知地球因木星将面临解体时,刘培强不顾一切地想尽办法做最后的努力,甚至不惜违抗莫斯的命令、触犯空间站的军规,也要见到刘启,帮助地球度过危机。被破坏的空间站总控间无奈发出“要想让人类一直保持理智,是多么荒唐的事情”的感慨,然而最终还是给了刘培强一次机会。当点燃木星的计划失败,需要更多燃料时,对儿子日思夜想的刘培强选择了牺牲自己,最终成就了地球上“人的文明”的延续。“人”是一切存在的基础,有时候这像是一个悖论,理性和感性相互交织,好比我们拼命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但有时因为工作又不得不对生活作出让渡,甚至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然而,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一切物质只是工具,“人”才是核心与本真。
比如,坚守希望的信念。影片开头,地下城的教室朗朗书声,学生们大声朗读朱自清先生的《春》,老师提问,“希望”是什么?班长回答:“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当时的韩朵朵不以为然、嗤之以鼻,而经历生死考验、濒临绝望之后,韩朵朵利用联合政府给予的最后权限向全球播报,请求支援点燃木星计划成功后,她发自内心地认同了这句话,并且见证了许多人愿意用生命去印证这句话。CN711—11救援队在运送火石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陷入绝境,当空间站都已经宣布放弃地球了,他们依然在做殊死一搏,当然,最终得到了各个国家的救援队的支援,暂时度过危机。小说和电影的情节是虚构的,然而这种信念却是如此的真实,或许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都会遇到“绝望”的时候,在希望与我们相遇之前,请不要放弃它!看最近一期《声临其境》,倪萍和老搭档赵忠祥现身节目,勾起了众多人的时代记忆,倪萍在得知儿子患上几乎不可救治的眼疾时,何尝不是一种“绝望的境地”,叫她的丈夫、孩子的父亲都放弃了,而她却坚持了下来,无论多么艰难,最终换来了“希望”,儿子一生的希望!许多人曾经诟病倪萍的身材发福云云,然而在我看来,她依然是那么美丽、善良和慷慨,“岁月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科幻的世界离我们很远、也很近,从中似乎能看见我们很多人的影子。当“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当这条播报反复响起时,我就想起曾经在冰雪之夜高速路上被困的经历,亲人们夜不能寐。
也许那一天不会来临,也许会在我们的子孙的子孙的子孙的……子孙那一代来临,然而无论如何,在地球流浪之前,请珍惜现在的家园,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