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用朱光潜先生的话就是“慢慢走,欣赏。”王崧舟老师把它改成“慢慢读,欣赏”,文本细读就得细细的读,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才能读出味道。用王尧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就是要我们沉浸在文本中,让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灵魂脱胎换骨,在从文本中出来的时候,就脱胎换骨。南帆先生认为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词语是语言的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细读文本就是要细读到最小的意义单位,要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咀嚼。“沉入”就是要跟文本有一种全身心的亲密接触。谭雪纯先生认为文本细读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他认为一个文本,有着多重话语,文本的内涵非常丰富且是常读常新的,甚至是无限可能的存在。细读文本还是一种“穿行”的方式,一种类似于“老牛耕地”的深耕细作的方式。夏丏尊先生则认为文本细读要求我们“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就是见微知著,洞察一切,管斑窥豹。
王崧舟老师对王荣生教授提倡的教学理念十分推崇,也是王荣生教授理念的践行者,下面就王崧舟老师的“文本细读”理念进行阐述。
王崧舟老师在文本细读的时候极其强调要有对文字的敏感性,他结合自己执教的《小珊迪》一课展开具体的论述,首先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对于写人的文章他特别关注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他还特别关注人物自身的表现,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及他的内心活动等等。从题目中的“小”他读出了四层意味:1.这是个小孩子,年龄小。2.珊迪的身体弱小,发育不良。3.珊迪在那个社会中地位渺小。4.第四层意味最重要,珊迪的形象在精神上是高大的,在灵魂上是伟大的,但课题偏偏要用“小”这个字来描述珊迪,这就有一种反讽的味道和力量。通过这样的细读课题,才能读出味道和神韵来。
通过对这种对语言文字极其敏感的文本细读,王崧舟老师总能发现文字背后的东西,在字里行间读到文本中隐藏起来的东西,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想象,将文本读成自己的生命体验。
文本细读,相遇的不光是语言文字,更是人与人的精神,就是与一个个高尚的灵魂促膝长谈,是一次高尚的精神洗礼、心灵享受。王荣生教授所提倡的阅读教学也是“沉浸式”教学,教学中不能脱离文本,要把自己穿行在文本之中,在品味语言的同时理解、感受文本所要传达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