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我听完了许岑老师的新课,《如何成为有效的学习者》。一方面,感叹许岑老师的思考和总结,让我有醍醐灌顶和豁然开朗的感觉;另一方面,自己在平时学习中总结出来的那种隐隐约约的小感悟竟然与老师有不少重合的地方,也让我很开心和自信,说明我的学习之路总体方向没有错,经过老师的点拨和总结,我再有针对性地强化,收获一定很大。
下面,总结几点许岑老师的课给自己带来最大收获的地方。
1、区分两种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分为两种: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自然主义强调模仿,注重一门知识或技能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适用于书法、语言和乐器的学习。而结构主义则强调创造,注重对结构和相互关系的认识,适用于艺术和经济学。
这两种学习方法的底层逻辑不一样,适用的学习对象也不一样。所以,如果学习语言用了结构主义学习方法,而学习经济学用了自然主义方法,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是效果肯定不是高效。
我目前正在学习书法,有时中午休息的时候会拿出字帖临摹。这也不是我多内秀,都是被逼的。因为工作中有时需要手写,本人的字真是丑的自己都看不下去,加之周围有一位同事的字写得很好看,我很羡慕,所以想着学学书法。以前临摹的时候心里也会犯嘀咕,书法家的字虽然整体看比我好太多,但是拆分下来每一笔,有时候感觉彼此之间也不是很完美,我需要一笔一划的临摹吗?学了许岑老师的课,我了解到书法的高效学习就是要遵循自然主义,所以我就应该一笔一划、一丝不苟的临摹,踏踏实实的打好基本功。比如说四点底,以前我以为就是四个一样的点,后来临摹过程中发现,虽然是四个点,但是最左边和最右边的点和中间两个点的起笔运笔和着力方向完全不一样,就是要这样一点点的模仿和总结,最后内化成自己的写字习惯,才有可能提升写字效果。
再比如学英语,真是让人头疼,我总想下定决心学好英语,但是一想起这个“宏伟目标”就发憷,就拖延,结果英语学习一直没有开始。其实,什么叫学好英语?“好”如何定义?就是要实用。所以要想学好英语最关键制定一个清晰而实际的目标,然后带着任务去学,甚至是以教为学,用输出倒逼着输入去学。结合我的实际,现在最需要运用英语的地方就是给孩子营造英文氛围,包括唱英文儿歌和读英文绘本,日常生活中多跟他用英文沟通,这就是我英语学好的目标,所以我应该以终为始,就从这个目标着手学英语。许岑老师有句话总结的特别好,“要去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
二、碎片化学习的真相
现代社会,我们很难有完整的大块时间用来学习某一主题。包括我写这篇读后感,也是在工作中见缝插针,如果被打断,就等处理完工作后回来接着写。所以许岑老师说学习一定要带着主题带着目的,多运用搜索,多联系实际。不能因为碎片化时间学习,就变成学习结果也是碎片化的一地鸡毛,彼此毫无关联,那样学习只是一种自我安慰,效果也会非常低下。
这点我真是非常有体会,每天早上自己起床的动力其实是一种焦虑,一种新的一天有好多新知识涌现而我不知道的焦虑。所以在上下班路上、工作间隙、午休时间等等,我都在看似“如饥似渴”的学习,以此自我安慰:看,我多抓紧时间,我每天在进步。但其实呢?没有目的的碎片化学习,看过听过的东西转瞬即忘,它们都没有内化成我自己的,我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单向输入、彼此没有关联的碎片化学习而真正发生什么改变。
带着目标、带着任务、带着思考的学习确实不轻松,但这一步必不可少,有着“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功效,坚持下来,就收获很多。
三、多维度制造反馈
其实我也在有意制造反馈,比如在简书、公众号等平台写些文字,都是我通过刻意制造输出和反馈来提升自己学习和输入的质量。但许岑老师的制造反馈是多维度,除了我熟悉的文字输出,还有语音和肢体输出,而这两种维度在以前并没有引起我足够重视。
演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要提高这项技能,除了反复练习,还需要录音录像,不断回听回看才能更快发现问题在哪,从而更好地修正。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内训者,除了写出吸引人的培训课件,演讲能力更需要提升,而多维度制造反馈对于演讲能力提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以上三点感触外,练习不必顾全大局、设定小目标形成惯性、用任务驱动学习、购买贵的学习工具、找准切入点直奔大师、突破瓶颈等内容也都很有启发。我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和障碍,回过头来再听听这些“心法”,相信会给自己更好的指引。
最后以许岑老师的一句话和我自己学习后联想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坚信时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