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果有人问你:你喜欢小鲜肉吗?
你会怎样回答呢?
大多数人会答:喜欢、不喜欢,或者不知道……
我是怎样回答的呢?你一定想不到!!!
01 《零秒思考》初印象
最初收到《零秒思考》这本书时,我内心其实是“拒绝”的。
作为一个有理性、有逻辑的人,我觉得不论从物理上、还是从逻辑上,都不存在“零秒”就能完成思考这回事儿。
再一看作者是赤羽雄二——日本银,心里一沉,想:完了。
作为一个以日语为工作语言,并且买过N本日本银主题的书,我很清楚这类书的特质——它比较适合初级阅读者(比如,刚开始读书的职场人),大白话,特别浅显易懂。又写的很详细,读者可以直接上手照着做就成。可对我来说,未免浅了些。
但是,大家都知道啦,我不挑书的。只要有书,我就会读,只不过是阅读时间有长有短罢了。
而且,最近我沉迷于研究逻辑与思考,所以,对这本书还是有些期待的。
到手后翻了一遍,觉得和预期的差不多,以为这本书到此就结束了。
没想到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这本书的印象。
02 关于小鲜肉的真事
话说,有一天晚上,我和闺蜜以及闺蜜的闺蜜聚餐。
酒过三巡(几个女生只喝了一瓶白葡萄酒,大家不要过度脑补哈),气氛high了起来。
一个闺蜜在我身边咬耳朵,说:
我刚交了一个小我四岁的男朋友,特别小鲜肉。
Lisa,你喜欢小鲜肉吗?
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样回答呢?
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
嗯,亲爱的,我觉得你的这个问题需要再界定一下。比如:
1、这个喜欢是作为普通朋友的喜欢,还是作为男朋友的喜欢呢?
2、喜欢的比较对象是什么?比如,现在有A、B、C三位男士,A是小鲜肉,然后来比较更喜欢哪个吗?
3、喜欢的程度是什么?比如,一般喜欢,很喜欢、非常喜欢、爱,大爱
……
我话还没说呢,我闺蜜打断我,对着对面在聊得火热的女孩子们说:
哎哎,你们先停一下,听我说。
我刚才问Lisa,她喜欢小鲜肉吗?
你们知道她怎么回答的吗?
对面的女孩子们自然摇头,说不知道。
我闺蜜激动得说:
她竟然是这样说的,她说……她说……呃……
她尝试说了几次,都没能复述出来,便转过头来对我说:
Lisa,刚才的问题,我再问一遍。
你对她们再回答一次你刚才的回答,好吗?
哈哈哈哈。
于是,我和闺蜜又“演”了一次刚才的问答。
然后,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再然后,我就当场收获了几只迷妹……
(弱弱的问,说好的小鲜肉呢……)
03 关于小鲜肉(不,小鲜肉问题)的反思
对于小鲜肉的问题,我当时是不加思索地、瞬间就回答了。可没想到竟惹来大家的惊呼。
作为一只最近痴迷研究思维的拆书家,我当然要反思和追问:当时,我是经过了哪些思维活动,才做出了这样的回答呢?
经过慢镜头回放后,我发现经过了两个步骤的思考:
步骤一:思考这个问题重不重要?换言之,我要随意回答呢,还是要认真回答?
瞬间判断出:这个问题太重要了!为什么?因为我还单身呀。而且,闺蜜的男生缘一向很好,或许能帮我介绍下。
那么,如果我随意回答了“喜欢”,那万一闺蜜以后只介绍小鲜肉给我怎么办呢?!
而如果我随意回答了“不喜欢”,那万一闺蜜以后只介绍大叔给我怎么办呢?!
所以,结论是:我需要认真回答。
步骤二:那认真回答呗!
呃……开口就是上面的回答啦。因为原提问中的“喜欢”不明确,我需要界定下,才能完整的回答她的回答。所以便追加了几个问题。
好,我们再总结下上面两个步骤:
收到问题后,我只用了一瞬间(大约0.1秒)判断得出“需要认真回答”。
然后,就开口作答了。关于需要界定哪几个方面,是一边说,一边思考的。所以,我没有用“这个问题有3个点需要界定”,而是用了“这个问题需要界定下”,想到几个算几个的意思。
仔细梳理我的回答可见:A、B、C三位男士——这属于横向比较;喜欢、很喜欢、非常喜欢——这属于纵向比较。虽然大脑里没提前转过,是边说边想的,但仍然是有条理的。
(这样一分析,顿时觉得自己很骄傲。脸红)
问与答的过程一气呵成。对方提问结束后,我马上就完成了思考,并说出了上面的回答。——这不就是“零秒思考”(有速度、有质量,瞬间完成深度思考的零秒思考之意)吗?!
我再反思下,10年前我就是这个样子吗?再早点,生下来就是这样的吗?——当然不可能啦。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所以说,思维是可以训练的。
如此说来,《零秒思考》这本书很有可取之处,不是吗?
于是,在喜乐分舵的周四晚精拆场中,我为大家精拆了这本书。而且,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参与现场活动的人组成一个临时群,每日打卡练习书中介绍的用笔记实现零秒思考方法,并轮流用RIA的方式拆解全书。
我很期待一个月后大家训练的效果哦~~
【后记】
(请自行脑补娃娃音)
其实,人家(呃,指我哈)不是一直都这么酷炫的啦。
根据不同的问话对象,比如,若你是小鲜肉的话,人家一定会萌萌哒回答:喜欢,超爱~~
下次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