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业链上没有稀缺时,则红利消失,
润总在直播中说的生产制造口罩的故事,
也时时刻刻发生所有行业里,
我自己在不停的寻找一个新的模式,一个新的上游,企图可以从此以后站在所有人的头顶,让同行听命于我,然后我就可旱涝保收的挣钱,
15年的时候,我在公司当销售主管,那个时候,公司的后台不懂业务,把前台的销售累的半死,我当时脑子只想一个办法联合其他业务部主管一起“逼宫”,让老板给一个说法,要么我们销售集体罢工,要么让后台服务部滚蛋,
这种方式是最直接最省脑子的,所有不配合我的,我就弄死他,
可是经历的工作多了,就会发现,别人凭什么配合你,
我凭什么可以让别人的上游,
这个世界,这个市场不止我一个人在寻找一个新的风口,一个新的红利,每个行业每天都在面对新的公司进场后的一顿祸祸,价格战、人员战、舆论战····
所以行业的红利必然是所有人趋之若鹜的,我真的有那个能力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过马拉松的终点吗,因为不是所有的红利我都可以吃的下,多数情况下,当我们跑过后,只剩一地鸡毛,
那怎么办?
所有的行业都可以依靠数据的力量在重做一遍,
从金木水火土到氢氦锂铍硼,
我真的了解我的用户数据吗?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说私域流量,
就是因为获客成本的每年翻倍,
顾客需要支付的信任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品牌的势能会不断为品牌带来更多的优势,
我们都知道品牌背后的服务,那我的服务在哪里?
还是说我的服务只有我自己能看见,公司内部累死所有人的服务用户,用户却什么都感知不到,
这是把传统的服务在嘴上写到服务在纸上,45°的鞠躬听着让人讨厌,可这就是可以复制的标准。
我做这么多为什么?
因为顾客的终身价值,
一般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的客户是
低价高频,还是高频低价?
而对应背后的复购率和转介绍,都在告诉我们只要在已有的用户身上发挥最大的努力才可以最大化的减少我的获客成本。
而这也成了----私域流量,
我直接 拥有 ,可 重复 触达 的用户,决定了我未来的生死,
当我们不断在行业供应链中发奋图强的寻找一个“红利”,不停的改变我们的商品,以为可以傲然于竞争对手,
不妨尝试一下,用数据重新耕耘一遍我的公司,把我的行业重新定义一次。
这,好难啊,要改变我的行业逻辑,
这世界没有人不辛苦,只是有人不喊疼。
请你相信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错的
刘润进化岛每日思考打卡第十七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