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无意翻出父亲年轻时在上海照的全家福,思绪万千。
当时他30岁左右,英俊潇洒,180的个头梳着整齐的三七开,架着一副金丝眼镜又多了几分儒雅,身着麦尔登呢的中山装英气逼人。
父亲的祖辈不在上海,但他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后因工作分配只身来到了A城,并在这里娶妻生子,走完了自己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虽然他半辈子光阴都在这里度过,但对上海的情结却一直没有变,已深深的融入血液,刻入骨髓里。
我对上海的最初印象是在3岁那年,父母把我送到上海的奶奶家,记得一路坐火车,乘轮船,折腾了几天才到上海,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外面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特别在大型游轮上,洗澡的淋浴像一条很粗的大绳直接冲来,让我很好奇。
在上海的两年奶奶每天细心照顾我,逛外滩、遛南路......,照片中的姑姑高高的个头,苗条的身材,俊俏的脸庞略带冷傲,留着微卷的马尾,扎着一个白色印花真丝手绢,穿衣得体,所以当初我对上海人的印象和生活用“精致”二字再恰当不过了。
那时上海的有轨电车、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英法租界有着帝国风情的大楼壮观中透着阴森,本土的24层商贸大厦也世界闻名。
普通居民却住着拥挤的弄堂,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公共楼梯间承担着厨房的功能,狭小的空间搭着上下铺,就在这种环境下,大部分人家窗明几净,收拾的一尘不染。
在上海的两年,爸爸每次到来都会给我惊喜,那是心灵深处无可替代的亲情,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刻骨铭心!
所以我的童年不仅体验到小城市的安逸,也享受了几年大城市的生活,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对我来说上海很遥远,但对于父亲却是魂牵梦绕的城市,他一生走遍祖国大江南北,领略各地风光和风土人情,但唯独对上海情有独钟!
从奶奶家回来我很快就适应了家乡的生活,那时阴雨天常常能和小伙伴去捉小鱼虾,在母亲的单位经常能吃上大锅的煮红薯,凉拌白菜心,我反而认为小城市更有幸福感。
如同父亲对上海的情结一样,不仅在于他的繁华,而是掺杂更多儿时的记忆和内心深处的情感依托。
父亲再去上海大概是90年代中叶,重新领略外滩的风景依稀可见当年的样子,但璀璨绚丽的东方明珠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比记忆中又多了份繁华和浮躁,到处人山人海,几十层以上的楼群如春笋般拔地而起,已找不到当年24层“摩天大楼”的影子。
上海居民居住环境大大改善,生活依然小资,浑身上下散发着优越感。闲暇之余
他总是那样兴致勃勃,一边走一边感慨着城市的变迁。
从西藏路到人尽皆知的南京路,还有他从小生活过的地方,“黄埔浪花千尘雪,东方明珠百度春”,这里浸透着他对上海城市深深的爱和眷恋,同时还有一丝丝的遗憾!
现在上海早已没有当年的风情,而是注入了全国各地的精英和各阶层打拼者的国际大都市。
上海的时代变迁寄托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情感,还有父亲生前经久不变,始终不渝的情结,这种情结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不就是对家的责任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吗,这是大爱的升华!他激励着我们爱家,爱祖国,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