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伙,年轻的时候彬彬有礼,在父母眼里是众多子女中最懂事,最有礼貌的一个。在学校里,学习名列前茅,诗词歌赋样样出彩。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好孩子。
等到长大了,父母也老了,准备把这份家产传给下一代中的某一个,让他带着兄弟姊妹们继续好好过日子,按说大儿子最合适了。经历的事情多,最懂事年纪大,可偏偏老大不正经做事。学问也不好,可怎么能把家里的兄弟姐妹,还有那么的的财产,土地托付于他。
长兄如父,等老父亲没有了,当哥的顶上,这是自古的道理啊。
思忖再三,老辈的规矩是规矩。可世道不一样了,要实事求是。老父亲没办法,为了这个大家庭考虑,把这个重担交给了这个“争气”二儿子。希望他能把自己好不容易赚下的这份家业传承下去,而且,看老二的这个人,也是有本事担负起这个重担的。
老父亲的举动,终究还是激怒了坏心肠的老大。他出去造谣,说老二害死了老父亲,夺了老父亲的家产,还搞乱伦坏了家里风气,对他做哥哥的心怀怨恨,企图把其他的兄弟姐妹们赶出去云云……好在天理人伦正常,好老二终究还是当了家做了主。
老二当家做主了,时常想起老父亲的墩墩教导:好好干,让家里人过好日子,让手底下的人也过上好日子……个人的上进心,孝心,加上对未来的憧憬,和强烈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老二真的奋发图强。
老父亲创业的时候,受了很多苦,尤其是隔壁村的恶霸,总是挑衅甚至勒索。后来老父亲发威,带一帮人把周围的恶霸收拾了好多,也在这过程中把这个家,这份家业做大做强,尤其是他那份工作起来拼命三郎的尽头,十里八乡的都佩服。
虽说收拾了不少,可还是有很多地痞流氓,老二儿子还得接着收拾。那时候大家心气也高,跟着这个名声一直很好的老二儿子,打了这个打那个,几乎把剩下的这些小地痞流氓收拾干净了。老二儿子心里很是欣慰,大家伙那时候也还挺开心的。
可其实那一年家里收成不太好。壮劳力都打架去了,地就没好好种,可老父亲在的时候屯了好多好多粮食,倒也不愁吃喝。
打了一圈,老二儿子可谓除了不少风头,脸上很风光。而现在还有一个小流氓没收拾,不过他住的挺远的,跑过去收拾他得花些钱。老二儿子也没多想,凭着心头这股气 ,决定不管多少钱都打,拿出家底的钱,带着帮人就去了。
去的时候是个冬天,路又远,也没有人认路,这一路上还没打呢,自己人就生病冻死了好多。无功而返。对老二儿子来说,打架嘛,死伤还是小事,可这刚打出来的一点名声和地位,不能就这么折进去啊。
那就再打吧。
这一次是来年开春去的,家里钱不够了,跟邻亲里的借了些钱去的。可这一会人家早有准备,去了没讨多大便宜,碰了一鼻子灰。更倒霉的事,今年年头不好,闹灾荒。钱又让老二儿子借去打仗了,有几家邻亲里的没法过日子了,就去老二家闹,弄的老二儿子心里不痛快。
打了两回了,没打过人家,这么大的耻辱,老二儿子脸上怎么挂的住啊,得嘞,我就是家破人亡,我也得跟你死磕到底。
又一年,老二儿子强行借了一些钱,又带着一帮劳力去了。本来那个流氓上次也打怕了,再打一次也就投降了。可家里面乡里乡亲的实在过不下去了,尤其是老二儿子的舅舅也来找老二儿子闹:你说你这个坏外甥,光知道打架去,老舅都快饿死了你也不管,看我不上你家闹去。
没办法,先来家安慰安慰这帮亲戚吧。
就这么着,打了三次不成功的架,钱打没了,名声也打臭了。不干点大事,是不可能挽回自己面子的,想了想,既然是地里收成不好造成的,那就修条小河,这样能提高收成。
于是,有拉了一帮子人去修河去。
说实话,人家不爱去。怎么的呢?名声臭了,人家不爱跟着老二儿子再闹腾了,也闹腾不起来了。
到最后,河修成了,也淹死了不少人。邻里相亲的没念老二儿子好,都说他是想划船玩,才给自己挖的河。
大家再也不信老二儿子了,也不让他当家了,不他撵了下去。
这个老二儿子,就是隋炀帝——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