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梨
大学时候,在学校附近的书城偶然看到我们仨。那时还不懂得读书的重要,只是在各处都看到高评分的《我们仨》。
冲着它的名气去,读了几页,却觉得无味。如今看来,是真的读不懂。
很多书,要过些年岁,长几岁,经历一些冷暖,才懂得其中的味道。
前几天读完《我们仨》,心里说不出的悲恸和温暖。
尤其读刚开始,杨绛先生奔波于丈夫和女儿之间,每日坠在那万里长梦里。那漫长的古驿道和万里长梦简直是在诛心。
越往后,却又轻松欢快些。
读到杨绛先生作为女子和母亲被呵护的娇态可人,
读到对女儿和丈夫不同生活习性的包容,读到被流放的十年三人依然在一起,
读到她和钱钟书的互相宠溺和欣赏,
读到她做学问和做生活一般无二的生活态度,将内心里、传说中“最贤的妻”和“最才的女”渐渐丰满起来。
一本小册子,原可以散发如此巨大的能量。一个瘦弱的身体,竟然可以同时散发出女性的优雅和睿智。
可见,一个女子,被称为“先生”,是多么的受人敬仰。
关于《我们仨》,我也是随大流的极力推荐,书很小,不花多少时间就读的完。
从子女的角度看这本书,去听听身为父母的对子女的感情如何;
又或者从父母的角度,去找共鸣;
从单身者的角度,去学习为生活和为家的态度和道理;从女性或男性的角度,去了解真正的爱情;
最后,从人的角度,去体味这一生。
1、关于亲情
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
但是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是,都能变得甜润。
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我们吃馆子是连着看戏的。我们仨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
(锺书和阿圆的“耳聪目明”,所以他们吃饭总是能看到听到一些“戏”)
不过我们都很妥协,他们把毛巾随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齐。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
(杨绛先生爱整洁,但显然丈夫和女儿并不。像不像平时大家所说的,婚姻里的挤牙膏?)
书架上全是灰尘,床底下全是乱七八糟的东西。阿圆是美工组成员,擅长调颜色。她屋里的一切碗、碟、杯、盘,全用来调过颜色,都没有洗。我看了“大暴露”,乐得直笑,鼻血都安然停止了。
(如果换做我们自己,怕是要被“嫌弃”,或者“嫌弃”孩子,平等又开明,亦亲亦友)
2、爱情
书中最动人处除了亲情,就是爱情。
杨绛先生和钱锺书与24和25岁结婚,结婚后便随钱锺书去牛津求学了。这部分是欢快又温馨的,先生的笔调也十分调皮可爱,大约是爱使她如此。
这里,还有一个我们只知其狂傲,却不知手足无措还很宠妻的“钱三岁”。
锺书常自叹“拙手笨脚”。我只知道他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儿那样一把抓。我并不知道其他方面他是怎样的笨,怎样的拙。
他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
一九七二年的早春,北京开始用煤气罐代替蜂窝煤。我晚上把煤炉熄了。早起,锺书照常端上早饭,还hang(这个字太生僻,找不到)了他家爱吃的猪油年糕,满面得色。我陈赞他能hang年糕,他也不说什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儿。我吃着吃着,忽然诧异地说:“谁给你点的火呀?”(因为平时我晚上把煤炉封上,他早上打开火门,炉子就旺了)锺书等着我问呢,他得意地说:“我会划火柴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划火柴,为的是做早饭。
(或许对我们而言很容易的事,对对方来说很难,但没事,他愿意为了你去尝试。“钱三岁”不止狂傲,还很可爱。)
我们住入新居的第一个早晨,“拙手笨脚”的锺书大显身手。我入睡晚,早上还不肯醒。他一人做好早餐,用一只床上用餐的小桌把早餐直端到我的床前。我便是在酣睡中也要跳起来享用了。
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锺书有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锺书做给我吃。
(跪着吃大师们的狗粮也很香啊~)
对他们来说,搬家是冒险,自理伙食也是冒险,一次自理伙食的冒险:
活虾。我很内行地说:“得剪掉须须和脚”。我刚剪得一刀,活虾在我手里抽搐,我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虾,逃出厨房,又走回来。
锺书问我怎么了,我说:“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锺书跟我讲道理,说虾不会像我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以后可由他来剪。
(不因为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就忽视她本为女子的可爱,优雅睿智、端庄大气和娇态可爱并不冲突)
杨绛刚生完阿圆,在医院恢复:
锺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又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容,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这一定是偶像剧男女主拿错了剧本~)
3、 人生态度
关于杨绛先生的人生态度,书中没有具体的篇章叙述,但从她的字里行间,依然看得到她的人生智慧。
我最早被杨绛先生触动,是在微博上看到她的一句话。读者写信给她述说困惑,杨绛先生回“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
但这本书里,不仅拥有通透和智慧,却在懂得这些后,依然对生活热切、不疏离。她这种温暖中的练达,让人觉得遍历山河,人间也是值得。
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经走到尽头了。
我们仨,却不知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