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里有这样一段话:
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的产生了。
书里的大人物小人物,为了找到能和自己“有话说”的人,穷尽了一生。话,几乎串联了书中人们所有的社会关系。
不能好好和家人说话,大概有三种情形:
一是剑拔弩张式。双方势均力敌,且互不相让,家仿若一个巨大的汽油桶,这时候话就像一个导火索,一星火苗着起来,个个都烧得遍体麟伤。
二是冷暴力式。双方性格内向,彼此又都不服软,面对问题选择了搁置。家里的空气就这样冷冻结冰,拉凳子放杯子的声音显得格外刺耳,话就像一个小榔头,谁都不敢轻易把空气敲碎。
三是没话找话说式。双方都有表达的欲望,但说不到一起。因为彼此的环境经历不同,所形成的价值观不同。同对方说话如同面对墙壁,对方努力想给予回应,但是不知道说什么好。而说话的人因为得不到对方的反馈,心里憋闷,心烦意乱。
说话是很容易的事,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就藏在三两句话里,“聊得来”就可以成就一段好关系。
说话是很难的事,成也萧何败萧何,一句话戳了对方痛处,再亲密无间的,此后也可能相逢陌路。
01 | 我们常常忘记沟通是双向的
曾看过知乎上的一段形容自己与父母沟通状况的对话:
父母:你吃啊?
我:爸爸妈妈我好难受。
父母:吃啊?
我:我想给你们唱一首歌。
父母:为什么不吃呢?
说话,与其说是一种方式,倒不如说是一种诉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通过谈话沟通与对方建立情感上的联系,是每个人的社会需求。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在这个群体中,我们渴望去说,去讲,我们渴望有人给予回应。
说出的话有回应,才是一次沟通完整的闭合链。
然而我们往往只记得自己,忘记了其他人也是有被倾听的诉求的。
结果往往是,在对方也想倾诉的时候,“你能不能听完说完?”
在自己一股脑倾泻完情绪垃圾后,“好了我累了。”
02 | 其实,一点点慈悲就够
之前朋友圈很火的一条图片消息是这样的:
照片上,爷爷带着孙子去快餐店,中途吃汉堡时候,爷爷多次想同孙子说话,都被玩儿游戏正酣的孙子无视了,爷爷难过地留下了眼泪。图片旁配的文字是,“孩子,时间不多了,可是你还没意识到。”
没意识到的不止那一个小孩子。
我曾经问过家里一个不喜欢去奶奶家的小朋友,为什么不愿意陪奶奶多说说话,每次知道你要来,奶奶都是提前去买你喜欢吃的零食,早早地备上。
他愣了一下,随即把头低下去,从牙齿缝里挤出一句话。
“她说的话我都听不懂,我跟她说学校的事儿她也不明白。”
他的话让我想起来,上了大学以后,我很少会同爸妈通电话,因为电话接通以后,我向他们撒娇说想念时,他们只是嗯嗯啊啊地遮掩过去,然后就开始了冗长的说教。我很沮丧,以后再拿起电话时,双方的对话中就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空白。
有时侯我们攒了细密的心事,慢慢纺成线,在将要出口的那一霎那,话却都打了结。
两代人之间往往有着狭长细密的鸿沟,这些鸿沟虽然可能会变窄,但是因为双方生长环境的不同,语言环境的不同,这条鸿沟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因为我们寻求的是心理上的慰藉,所以在家庭中的沟通,情感到位即可,不必太过执着于双方观点的契合或者是言辞的对错。
因为你们想一起分享的,更多的是彼此相互关心的这种心情。
就像上面图片里快餐店的小男孩一样,不需要你多认真地去回应爷爷,只要摘下耳机,听一听他讲话,他就会很开心的。
03 | 家庭中也需要界线
我还在上初中时候,家里有两部固定电话,一部在客厅,一部在书房。
一天晚上,我正在书房看书,家里电话响了。妈妈在客厅接了以后说是朋友打来的。
朋友说大家明天一起去枣园摘枣,问我去不去,当时觉着人多,太闹,就不想去,回绝了。
看完书以后出了书房,妈妈问我朋友为什么打电话,我随便扯了句谎,说是问作业上的事情,没想到妈妈很生气地说,“你怎么说谎呢?别以为我不知道,别人好心约你出去玩儿,你不要这么孤僻,尝试多交朋友。”
我没想到妈妈会在客厅里偷听我电话,当时客厅里还有其他的人在场,我只记得脑子一片空白,连辩驳都忘记了,转身进了书房。
在这件事后,应该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彼此都没有说话,后来我也忘记了是谁先跟谁讲话,我们虽然跟以前一样交流,但是我知道有一些东西已经改变了。
之前看过这样的一个案例,一对夫妻结婚后要去日本度蜜月,婆婆也一定要跟过去;丈夫不同意,婆婆就开始在旁边气鼓鼓抹泪,将怎么辛苦将丈夫一手拉拔长大的经历竹筒倒豆子一般扒出来,妻子虽然觉着心里别扭,但是不忍心丈夫为难,就勉强答应了。
可没想到,到了日本后,婆婆动不动就拉着丈夫合影,还时不时有意无意地把妻子挤出相机的画框外,一次蜜月旅行,丈夫与妻子的合影竟然只有寥寥数张。
妻子心里感到很委屈,觉着自己倒像是硬挤进来的第三者。整趟旅行,闷闷不乐,没有多跟丈夫说一句话。
德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说过:
“好的家庭,一定有界限感。”
家庭中的交流,不探查彼此,留有空间就是好的界限感;
允许对方成长,不以恩情之名支使,就是好的界限感。
给家人一点善意,给对方倾诉的余地,给彼此的差异留点空间,好好同家人说话,是我们一生的修行。